这首诗名为《不寐》,是清代诗人朱尔楷所作。诗中描绘了诗人彻夜难眠的情景,思绪万千,忧心忡忡。首句“竟夕不成寐”直接点明了主题,表达了诗人无法入眠的状态。接着,“忧思起万端”一句,揭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忧虑与思考,将读者带入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
“远闻霜柝急,薄拥布衾寒”两句,通过环境描写进一步渲染了诗人的孤独与凄凉。远处传来的急促的柝声,与诗人单薄的布被形成对比,更加突出了他的无助和寒冷。这种冷不仅指身体上的寒冷,更是心灵上的孤独与寂寞。
“浪迹孤蓬转,还乡百事难”则表达了诗人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以及对故乡的深深思念。诗人如同随波逐流的孤蓬,四处漂泊,难以找到归宿。而“还乡百事难”则暗示了回家之路的艰难,不仅仅是物理上的距离,更有心理上的障碍和现实中的种种困难。
最后一句“无人知此意,斜月照阑干”则以景结情,营造了一种凄清的氛围。诗人内心的苦楚无人能懂,只有斜月静静地照耀着栏杆,仿佛在倾听他的诉说。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夜晚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绪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