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吟

羲轩尧舜虽难复,汤武桓文尚可循。

事既不同时又异,也由天道也由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翻译

羲轩尧舜这样的盛世虽然难以重现,
但汤武桓文的功业仍然可以追寻。

注释

羲轩:古代传说中的圣明君主,代表远古时期的和谐盛世。
尧舜:上古贤君,以仁德治国的象征。
汤武:商汤和周武王,分别建立了商朝和周朝。
桓文:齐桓公和晋文公,春秋时期的霸主。
循:遵循、学习。
时:时代。
异:不同。
天道:自然规律或天意。
人:人的努力和决策。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哲学家邵雍所作的《天人吟》中的一句。诗人以古代贤君羲轩(伏羲)、尧舜、汤武(商汤与周武王)和桓文(齐桓公与晋文公)为例,表达对理想治世的向往。他认为尽管这些伟大的时代难以再现,但诸如汤武开国、桓文兴邦的历史事件仍然可以作为后人的借鉴。

"羲轩尧舜虽难复",强调了这些圣明君主的时代已经远去,难以恢复其盛世景象。然而,"汤武桓文尚可循",诗人指出他们的治国之道和仁政精神是可以学习和遵循的。接下来的"事既不同时又异",表明历史背景虽然不同,但其中蕴含的天道(自然规律)与人道(人为努力)是相通的。

最后,"也由天道也由人",邵雍强调了既要尊重自然法则,又要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认为好的治理既要顺应天意,也要依赖人的智慧和努力。这句诗体现了邵雍融合儒道思想,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哲学理念。

收录诗词(1553)

邵雍(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 字:尧夫
  • 生卒年:1011年—1077年

相关古诗词

天宫小阁纳凉(其一)

小阁凭虚看洛城,满川云物拱神京。

风从万岁山头至,多少烟岚并此清。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天宫小阁纳凉(其二)

小阁于吾有大功,清凉冠绝洛城中。

自惭虚薄诚多幸,襟袖长涵万里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天津看雪代简谢蒋秀才还诗卷

清洛接天去,寒云贴地飞。

人于桥上立,诗向雪中归。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微]韵

天津闻乐吟

名园相倚洛阳春,巷陌无尘罗绮新。

何处青楼隔桃李,乐声时复到天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