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江亭(其一)

共思赤脚踏层冰,聊适江皋兴自清。

昨夜雨云驱浊暑,晓来烟水快新晴。

山疑九叠张云势,滩激千岩落布声。

巾履从来在丘壑,愿陪闲日此间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共同想象赤脚踏过冰冷的层层冰面,只为在江边漫步时感受那份清新。
昨晚的雨云驱散了闷热的暑气,清晨的烟雾和清水让人感到心情舒畅,天晴了。
山峦叠嶂,仿佛张开云朵的画卷;湍急的河流冲击着千座岩石,发出哗哗声响。
一直以来,我习惯于在山水之间,希望能在这悠闲的日子里陪伴你一同漫步。

注释

共思:共享思考。
赤脚:光脚。
踏:踩。
层冰:厚厚的冰层。
聊适:姑且。
江皋:江边。
兴自清:心境自然变得清爽。
昨夜:昨晚。
雨云:下雨的云。
驱浊暑:驱赶炎热。
晓来:清晨。
烟水:雾气和水面。
快新晴:快速迎来新晴。
山疑:山峦似乎。
九叠:重重叠叠。
张云势:展开云层的态势。
滩激:河流冲击。
千岩:千座岩石。
落布声:像布匹落下般的水声。
巾履:头巾和鞋子。
丘壑:山陵沟壑。
愿陪:愿意陪伴。
闲日:闲暇的日子。
此间行:在这里行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共赏合江亭景色的场景,展现了夏日雨后清新宜人的自然风貌。首句"共思赤脚踏层冰",以夏日雨后地面可能尚存薄冰的想象,烘托出清爽之意。"聊适江皋兴自清",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在此地散步,心情因景而变得清逸。

"昨夜雨云驱浊暑",写出了雨后的凉爽,仿佛连空气中的暑气都被驱散。"晓来烟水快新晴",清晨的烟雾和清澈的水面,更显环境的清新宜人。接下来的"山疑九叠张云势",运用夸张手法描绘山峦重叠,云雾缭绕的壮观景象,"滩激千岩落布声"则通过比喻,形容水流冲击岩石的声音如同布匹跌落,生动形象。

尾联"巾履从来在丘壑,愿陪闲日此间行",诗人表达出对山水丘壑的喜爱,希望能常常在此悠闲漫步,享受这份宁静与自然之美。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优美,富有生活气息,体现了宋诗的清新自然之风。

收录诗词(7)

周焘(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改字次元。敦颐次子。哲宗元祐三年(一○八八)进士(《山谷外集》卷九《奉送周元翁锁吉州司法厅赴礼部试》史容注)。初授贵池令(《沅湘耆旧集》卷一九)。徽宗大观四年(一一一○),为成都转运副使(《宋会要辑稿》乐四之一)。政和元年(一一一一),权发遣庐州。六年,移舒州。七年,知成都府(同上书职官六八之二二、二八、三八)。重和元年(一一一八),知扬州(清嘉庆《扬州府志》卷三六)。事见《宋史》卷四二七《周敦颐传》。今录诗七首

  • 字:通老
  • 籍贯:道州营道(今湖南道县)

相关古诗词

书事

北客乐驰驱,髀肉浑不生。

轻风入马蹄,一瞬万里平。

朝发长安都,暮抵受降城。

阴山闻鬼哭,征人昼夜行。

黄尘虽染衣,紫翠堪夺睛。

男儿平生游,壮志多屡惊。

荆楚岂不佳,舟楫非吾情。

休誇鱼稻乡,莫恋烟波清。

幸能脱毛锥,侧听匣中鸣。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水帘泉

群峰峨峨冲北极,一水如帘泻层碧。

岳神自古不许捲,留在眼前蒙怪石。

綵霞倒影朝为缘,缺月遥挂当幽夕。

非惟只助小山景,却入民田作膏泽。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蓦山溪

松陵江上,极目烟波缈。

天际接沧溟,到如今、东流未了。

吴樯越橹,都是利名人,空扰扰,知多少,只见朱颜老。

故园应是,绿遍池塘草。

家住十洲西,算随分、生涯自好。

渔蓑清贵,休羡谢三郎,红蕖月,白蘋风,何似长安道。

形式: 词牌: 蓦山溪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其三十六)

是亦刬,非亦刬。令下无私,棒头有眼。

形式: 偈颂 押[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