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司园亭十咏(其七)潺玉亭

傍砌酾小渠,回环是流水。

石蜃吐珠涎,清响醒人耳。

风彻竹影碎,月皎波光起。

飒爽无尘嚣,静适心所喜。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清幽的园林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运司园亭中的潺玉亭作为观察点,通过生动的意象和声音的描绘,展现了水渠、流水、石头、竹影、月光等自然元素的和谐共存。

首先,“傍砌酾小渠,回环是流水。”开篇即以“小渠”与“流水”为引子,勾勒出一条蜿蜒曲折的小溪流,环绕着园亭,营造出一种流动的韵律美。这里的“酾”字,形象地描绘了水流轻盈地流淌,仿佛在为园亭增添生机与活力。

接着,“石蜃吐珠涎,清响醒人耳。”诗人巧妙地运用了“石蜃”这一意象,将石头比作海中之蜃,其“吐珠涎”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更寓意着自然界的奇妙与和谐。同时,“清响醒人耳”则直接点明了流水声的清澈悦耳,能够唤醒人的听觉,让人感受到内心的宁静与愉悦。

“风彻竹影碎,月皎波光起。”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环境的静谧与美好。微风吹过,竹影摇曳,破碎的光影洒落在地面上,增添了几分动态之美。而当月光照耀水面时,波光粼粼,宛如银色的丝带在水中轻轻舞动,展现出一种静谧而又富有诗意的美。

最后,“飒爽无尘嚣,静适心所喜。”诗人以“飒爽”形容风的清爽,暗示整个环境的清新脱俗,远离尘世的喧嚣。这样的环境让人心情舒畅,感到无比的宁静与满足,表达了诗人对这种自然美景的喜爱与向往。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成功地展现了运司园亭中潺玉亭的美丽景色,以及它带给人们的心灵慰藉和宁静感受。

收录诗词(13)

章楶(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治平二年(1065)进士,知陈留县。历任提点湖北刑狱、成都路转运使。元佑初,以直龙图阁知庆州。哲宗时改知渭州,有边功。建中靖国元年(1102),除同知枢密院事。崇宁元年卒,年七十六,谥庄简,改谥庄敏。《宋史》有传。《全宋词》录其词二首

  • 籍贯:建州浦城(今属福建)
  • 生卒年:楶音:杰)(1027-1102

相关古诗词

运司园亭十咏(其八)茅庵

竹间构圆庵,所向自潇洒。

珍禽弄巧舌,宛是居山野。

默坐见真心,万缘尽虚假。

勿陋寻尺地,兹焉息意马。

形式: 古风 押[马]韵

运司园亭十咏(其九)水阁

架木浮水中,略彴通孤岛。

扶疏花影反,泼刺跳鱼小。

风月所得多,经营信云巧。

隐几寂无人,朱兰萃幽鸟。

形式: 古风

运司园亭十咏(其十)小亭

花边二小亭,双跨清渠上。

规模虽甚隘,幽僻良可赏。

幸依佳木阴,未羡大厦广。

不足延赏朋,携筇常独往。

形式: 古风 押[养]韵

湖当荆楚百川会,江自岷峨万里山。

形式: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