堈碓

杵臼搜奇作碓堈,米翻堈滑恣舂撞。

铁笼木末装全杵,皮护篘材倚半腔。

频作低昂身与共,惯成踏蹑足须双。

近随文轨通南北,不独铿鍧在楚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江]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农具——堈碓的构造与使用情景。诗人王祯以生动的语言,展现了堈碓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角色。

“杵臼搜奇作碓堈”,开篇点明了堈碓的独特之处,通过搜寻奇巧之物来制作,暗示其设计精妙,功能独特。“米翻堈滑恣舂撞”一句,形象地描绘了米粒在堈碓中被反复撞击的情景,表现了堈碓在舂米过程中的高效与活力。“铁笼木末装全杵,皮护篘材倚半腔”,详细描述了堈碓的结构,铁笼与木末结合,全杵装于其中,皮质材料保护篘材,半腔支撑,展现了古代工匠的智慧与技艺。“频作低昂身与共,惯成踏蹑足须双”,进一步描绘了使用者与堈碓之间的互动,频繁的操作使得身体与之共舞,需要双脚交替踏踩,体现了人与工具的和谐配合。“近随文轨通南北,不独铿鍧在楚邦”,最后两句表达了堈碓不仅限于某一地区或文化,而是广泛应用于各地,成为连接不同地域文化的纽带,彰显了其普遍性和重要性。

整首诗通过对堈碓的细致描绘,不仅展现了古代农业工具的实用价值和工艺之美,也反映了人与自然、人与工具之间和谐共生的关系,以及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勤劳。

收录诗词(52)

王祯(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油榨

巨材成榨床,细溜刻槃口。

麻烂入重圈,机械应心手。

取之亦多方,脂膏竟谁有?

回顾室中妇,何尝润蓬首。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土鼓

粤昔伊耆氏,乐制惟土苴。

继自神农氏,作鼓正从瓦。

蒯桴一引击,真性足陶写。

当时风俗成,往往朴而野。

大音能希声,调高和诚寡。

迨周因用之,吹合豳颂雅。

祈年及祭蜡,齐敬格上下。

是虽器质略,名亦不徒假。

花腰鸣且急,可以愧来者。

形式: 古风 押[马]韵

划船

水乡远近多岐路,谁作划船新制度。

不烦梢柂与帆樯,一棹翩翩恣来去。

农事方殷负载多,水陆无拘随所遇。

归来閒舣古方塘,不知江海风涛怒。

有时撑出柳边来,还胜断桥人不渡。

形式: 古风

野航

东皋茫茫春雨晴,前溪溶溶春水生。

小桥攲仄已中断,野航一叶通人行。

长日一鞭春事毕,来去溪边少人迹。

雨打风牵尽日横,白鹭有时来上立。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