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汝臣同年谪官导江主簿

得丧互循环,古今昧终始。

百岁落其间,仅与毫芒似。

所以达人心,身外不复纪。

愁来若乱丝,疏解当以理。

昔君关外来,籍籍声华起。

凭案一濡毫,万言俱落纸。

老生窥其文,色若寒灰死。

阁笔不能下,敢有玼瑕指。

或时抵卿相,入门俱倒屣。

阍夫迎受谒,不敢扬眸视。

解褐吏边州,长涂初进跬。

蛟龙得尺水,双骼方嶷嶷。

西羌负德泽,飞镝耸边鄙。

添兵十万馀,斗粟无支拟。

州郡走符檄,纵横恣鞭箠。

闾阎浪愁苦,卒食半糠秕。

上官知君才,悉以储粮委。

开仓募平籴,至者车连轨。

严明束吏手,诱谕提民耳。

留谷受金去,若与同侪市。

弦朔未云周,露积丘山比。

曾无转饷劳,坐饱防秋士。

幕府上其功,明诏深嘉美。

为僚登九寺,长人专百里。

聊用报勤劬,未言穷任使。

何期逢怨雠,意外成疮痏。

刺骨舞文法,吹毛出瑕滓。

清霜五月飞,惨烈伤兰芷。

鸾凤失椅梧,飘泊还荆枳。

圣朝方任能,大过尚收齿。

况于济时具,暂然遭诋訾。

宁因青蝇恶,遂取玙璠毁。

良工构明堂,必不遗杞梓。

勉哉益自立,勿为穷衰止。

人生难豫期,神理无终否。

庸知今日忧,不为后日喜。

吾道诚无亏,壈坎安足耻。

关山迤逦长,百剑连天倚。

萦纡结危栈,迥入云星里。

蜀国富嬉游,花繁春酒旨。

莫作吊原文,投之岷江水。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司马光所作,名为《送李汝臣同年谪官导江主簿》。从整体来看,这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厚情感和对其未来工作的美好祝愿。

诗中开篇“得丧互循环,古今昧终始”两句,设定了一种历史长河中的无常与循环之感,暗示了人事易变。紧接着,“百岁落其间,仅与毫芒似”则点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

“所以达人心,身外不复纪”表明诗人对于内心世界的深刻理解,以及对超越物质束缚的追求。以下,“愁来若乱丝,疏解当以理”则描绘了诗人面对生活困顿时的情感波动和解决问题的态度。

“昔君关外来,籍籍声华起”这两句,回忆了往日友人在边塞的英勇形象,及其声名远播的情景。接着,“凭案一濡毫,万言俱落纸”则展示了诗人的书写和思考过程。

“老生窥其文,色若寒灰死”这两句,通过对友人作品的赞赏,表达了作者对于友人才华的认可和敬佩。然而,“阁笔不能下,敢有玼瑕指”则流露出诗人在面对高标准文学创作时的谦逊与自省。

以下部分“或时抵卿相,入门俱倒屣”等句,则描写了诗人对于友人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状态的关切及理解。之后,“阍夫迎受谒,不敢扬眸视”则表现出诗人对友人所处职位的尊重,以及不敢贸然评论的态度。

“解褐吏边州,长涂初进跬”等句,则是对于友人在边疆工作中的困难和挑战的描绘。接下来,“蛟龙得尺水,双骼方嶷嶷”则象征着诗人对友人的才能和抱负的赞美。

“西羌负德泽,飞镝耸边鄙”等句,则反映了历史上边疆地区的战争与动荡。紧接着,“添兵十万馀,斗粟无支拟”则是对当时军事和粮食状况的描写。

“州郡走符檄,纵横恣鞭箠”等句,则是对于地方官府执行命令、管理民众的描述。以下,“闾阎浪愁苦,卒食半糠秕”则展现了普通百姓的艰难生活。

“上官知君才,悉以储粮委”则表明了上级对友人的才能有所认可,并委以重任。紧接着,“开仓募平籴,至者车连轨”则描绘了上级官员在了解到民众困难后,开放粮仓、招募民工的场景。

“严明束吏手,诱谕提民耳”等句,则是对友人在处理政务时坚持原则和关心百姓的赞扬。以下,“留谷受金去,若与同侪市”则反映了友人的公正廉洁。

“弦朔未云周,露积丘山比”等句,则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同时也象征着诗人对友人未来工作和生活的美好祝愿。紧接着,“曾无转饷劳,坐饱防秋士”则表明了诗人对于友人的关心,并希望其能在秋收之时有所准备。

“幕府上其功,明诏深嘉美”等句,则是对友人工作成就的肯定和皇帝褒奖的描写。以下,“为僚登九寺,长人专百里”则反映了诗人对于友人的才华和未来的期待。

“聊用报勤劬,未言穷任使”等句,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辛勤工作的认可,并希望其在职责上能有所作为。紧接着,“何期逢怨雠,意外成疮痏”则是对于友人遭遇不公和困难的同情。

“刺骨舞文法,吹毛出瑕滓”等句,则反映了诗人的文学才华和对友人才能的赞美。以下,“清霜五月飞,惨烈伤兰芷”则是对于自然景象的描绘,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友人命运的忧虑。

“鸾凤失椅梧,飘泊还荆枳”等句,则是通过对古代神鸟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才华和未来不确定性的感慨。紧接着,“圣朝方任能,大过尚收齿”则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人才的重视态度。

“况于济时具,暂然遭诋訾”等句,则是对当前社会状况的描绘,以及对友人所面临挑战的同情。以下,“宁因青蝇恶,遂取玙璠毁”则表明了诗人对于名誉和物质财富的看法。

“良工构明堂,必不遗杞梓”等句,则是对友人的才华和工作态度的赞扬。紧接着,“阍夫迎受谒,不敢扬眸视”则再次表达了诗人对于友人所处职位的尊重。

整首诗歌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对其才华的赞赏,以及对其未来工作和生活的美好祝愿。

收录诗词(1260)

司马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 字:君实
  • 号:迂叟
  • 籍贯: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
  • 生卒年:1019年11月17日-1086年

相关古诗词

送李侍郎西京留台

先公勋烈盛盐梅,清白仍闻世济才。

华省拂衣辞簿领,长衢回首谢尘埃。

嵩峰排雾依稀出,洛水迎人迤逦来。

寄语马前头白吏,何殊昔日李西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送李祠部知滑州

东郡堤繇苦,向来烟火疏。

提封百里远,生齿万家馀。

贤守车才下,疲人意已纾。

行闻谣五裤,京廪满郊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送李尉以监丞致仕归闽中

行行歌式微,浩叹返荆扉。

却著登山屐,尽焚趋府衣。

溪清鱼影乱,竹闇笋牙肥。

应悔浮名误,空将白发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送周密学真定安抚使

玉帐前茅举,铜鱼左契分。

平生公望著,期月政声闻。

陌上壶浆溢,潭边花气曛。

遥知待新将,民物两欣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