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司马光所作,名为《送李汝臣同年谪官导江主簿》。从整体来看,这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厚情感和对其未来工作的美好祝愿。
诗中开篇“得丧互循环,古今昧终始”两句,设定了一种历史长河中的无常与循环之感,暗示了人事易变。紧接着,“百岁落其间,仅与毫芒似”则点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
“所以达人心,身外不复纪”表明诗人对于内心世界的深刻理解,以及对超越物质束缚的追求。以下,“愁来若乱丝,疏解当以理”则描绘了诗人面对生活困顿时的情感波动和解决问题的态度。
“昔君关外来,籍籍声华起”这两句,回忆了往日友人在边塞的英勇形象,及其声名远播的情景。接着,“凭案一濡毫,万言俱落纸”则展示了诗人的书写和思考过程。
“老生窥其文,色若寒灰死”这两句,通过对友人作品的赞赏,表达了作者对于友人才华的认可和敬佩。然而,“阁笔不能下,敢有玼瑕指”则流露出诗人在面对高标准文学创作时的谦逊与自省。
以下部分“或时抵卿相,入门俱倒屣”等句,则描写了诗人对于友人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状态的关切及理解。之后,“阍夫迎受谒,不敢扬眸视”则表现出诗人对友人所处职位的尊重,以及不敢贸然评论的态度。
“解褐吏边州,长涂初进跬”等句,则是对于友人在边疆工作中的困难和挑战的描绘。接下来,“蛟龙得尺水,双骼方嶷嶷”则象征着诗人对友人的才能和抱负的赞美。
“西羌负德泽,飞镝耸边鄙”等句,则反映了历史上边疆地区的战争与动荡。紧接着,“添兵十万馀,斗粟无支拟”则是对当时军事和粮食状况的描写。
“州郡走符檄,纵横恣鞭箠”等句,则是对于地方官府执行命令、管理民众的描述。以下,“闾阎浪愁苦,卒食半糠秕”则展现了普通百姓的艰难生活。
“上官知君才,悉以储粮委”则表明了上级对友人的才能有所认可,并委以重任。紧接着,“开仓募平籴,至者车连轨”则描绘了上级官员在了解到民众困难后,开放粮仓、招募民工的场景。
“严明束吏手,诱谕提民耳”等句,则是对友人在处理政务时坚持原则和关心百姓的赞扬。以下,“留谷受金去,若与同侪市”则反映了友人的公正廉洁。
“弦朔未云周,露积丘山比”等句,则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同时也象征着诗人对友人未来工作和生活的美好祝愿。紧接着,“曾无转饷劳,坐饱防秋士”则表明了诗人对于友人的关心,并希望其能在秋收之时有所准备。
“幕府上其功,明诏深嘉美”等句,则是对友人工作成就的肯定和皇帝褒奖的描写。以下,“为僚登九寺,长人专百里”则反映了诗人对于友人的才华和未来的期待。
“聊用报勤劬,未言穷任使”等句,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辛勤工作的认可,并希望其在职责上能有所作为。紧接着,“何期逢怨雠,意外成疮痏”则是对于友人遭遇不公和困难的同情。
“刺骨舞文法,吹毛出瑕滓”等句,则反映了诗人的文学才华和对友人才能的赞美。以下,“清霜五月飞,惨烈伤兰芷”则是对于自然景象的描绘,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友人命运的忧虑。
“鸾凤失椅梧,飘泊还荆枳”等句,则是通过对古代神鸟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才华和未来不确定性的感慨。紧接着,“圣朝方任能,大过尚收齿”则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人才的重视态度。
“况于济时具,暂然遭诋訾”等句,则是对当前社会状况的描绘,以及对友人所面临挑战的同情。以下,“宁因青蝇恶,遂取玙璠毁”则表明了诗人对于名誉和物质财富的看法。
“良工构明堂,必不遗杞梓”等句,则是对友人的才华和工作态度的赞扬。紧接着,“阍夫迎受谒,不敢扬眸视”则再次表达了诗人对于友人所处职位的尊重。
整首诗歌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对其才华的赞赏,以及对其未来工作和生活的美好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