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万顷洪涛里,巍然阅古今。
云烟三岛接,花木四时深。
乱石维舟住,西风倚槛吟。
朝宗知不断,凄切此时心。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雄伟的自然景观与深邃的历史感怀。开篇"万顷洪涛里,巍然阅古今",通过对广阔水域和巍峨山峰的描述,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永恒,以及诗人对于历史长河的洞察。
"云烟三岛接,花木四时深"则进一步渲染了景致之美,三岛连绵,云雾缭绕,与四季更迁的花开木密交织出一副生机勃勃的画面。这里的“深”字,不仅指自然之美,更蕴含着时间的厚重感。
"乱石维舟住,西风倚槛吟"中,诗人以“乱石”比喻历史的沉淀和文化的积累,而“维舟”则象征着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西风吹拂,诗人的心境在此刻得到了抒发。
最后,“朝宗知不断,凄切此时心”,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传承的深切感怀和对断裂的担忧。“朝宗”意指朝代的更替与文化的继承,而“不断”则是对这份传统的坚守。然而,这种坚守之情在西风中显得尤为凄凉,彰显了诗人对于历史记忆和文化传承的深重忧虑。
总体而言,此诗通过描绘壮观的自然景象与对历史时光的沉思,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延续、文化传承的关切,以及面对自然之美时所激发的深邃情感。
不详
后避讳改字钦夫,又字乐斋,学者称南轩先生,谥曰宣,后世又称张宣公。右相张浚之子。南宋初期学者、教育家。南宋理宗淳祐初年(1241年)从祀孔庙,后与李宽、韩愈、李士真、周敦颐、朱熹、黄干同祀石鼓书院七贤祠,世称石鼓七贤
一雨端能减百忧,肩舆径上最高楼。
山容净洗无穷碧,江水新添自在流。
已觉春随花片老,不应身似贾胡留。
烟蓑风笠南山下,正好归欤看麦秋。
睿主龙飞日,如公旧学臣。
忠言关国计,清节映廷绅。
岁月身多外,江湖泽在民。
当年遗直叹,千古更如新。
大节元无玷,中心本不欺。
排奸力扛鼎,忧国鬓成丝。
方喜三旌召,俄兴一鉴悲。
西风吹泪眼,夫岂哭吾私。
拙守荆江上,无人共往还。
能来慰牢落,话旧几间关。
冬壑龙蛇蛰,风林虎豹斑。
相期涵养力,且到古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