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浪阔波澄秋气凉,沈沈水殿夜初长。
自怜休退五湖客,何幸追陪百谷王。
香袅碧云飘几席,觥飞白玉艳椒浆。
酒酣独泛扁舟去,笑入琴高不死乡。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水神的作品,名为《霅溪夜宴诗(其三)》。从艺术风格和语言特色来看,这首诗深受当时文人骚客游宴山水之风的影响,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与个人情感的抒发。
首句“浪阔波澙秋气凉”,以动人的意象展现了一幅秋夜水面宁静冷清的画面。这里的“浪”和“波”是水流运动的声音形象,通过这种描写传达出一种季节感,即秋天的清凉。
紧接着,“沈沈水殿夜初长”,进一步营造了一个深邃宁静的夜晚场景。“水殿”通常指的是靠近湖泊或河流的建筑物,这里可能是宴会举行的地方。诗人通过“沈沈”的叠字,强调了夜晚的寂静和时间的延长。
下一句,“自怜休退五湖客”,诗人表达了一种对个人境遇的感慨。“五湖客”可能是指诗人自己,常游历于各大名湖之间。这里的“休退”意味着暂时告别了那种自由流动的生活状态,而感到一些自怜。
接着,“何幸追陪百谷王”,表达了诗人对能够追随、陪伴某位尊贵人物(可能是宴会上的主人)的喜悦和荣幸之情。“百谷王”这个称呼增加了一种神秘感,可能指的是当时有权势的贵族或地方官员。
“香袅碧云飘几席”,通过对香气和碧云的描写,诗人形象地传达了宴会上的奢华与美好。“觥飞白玉艳椒浆”,则是对酒宴中饮品的细腻描绘,“觥”是一种古代的酒具,这里用来形容酒水的流动和精致。
最后两句“酒酣独泛扁舟去,笑入琴高不死乡”,诗人在酒意盎然之际,选择了独自驾一叶扁舟离去。这不仅是对宴会场合的一种超脱,也反映出了诗人的浪漫与自由精神。“笑入琴高”则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越尘世的快乐,而“不死乡”这一表述,更增添了一份超凡脱俗的意境。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宴会生活的细腻描绘,传达了诗人对自由灵魂的向往以及在特定社交场合中的情感体验。
不详
珠光龙耀火烔烔,夜接朝云宴渚宫。
凤管清吹凄极浦,朱弦间奏冷秋空。
论心幸遇同归友,揣分惭无辅佐功。
云雨各飞真境后,不堪波上起悲风。
悲风淅淅兮波绵绵,芦花万里兮凝苍烟。
虬螭窟宅兮渊且玄,排波叠浪兮沈我天。
所覆不全兮身宁全,溢眸恨血兮徒涟涟。
誓将柔荑抉锯牙之喙,空水府而藏其腥涎。
青娥翠黛兮沈江壖,碧云斜月兮空婵娟。
吞声饮恨兮语无力,徒扬哀怨兮登歌筵。
白露漙兮西风高,碧波万里兮翻洪涛。
莫言天下至柔者,载舟覆舟皆我曹。
君不见夜来渡口拥千艘,中载万姓之脂膏。
当楼船泛泛于叠浪,恨珠贝又轻于鸿毛。
又不见朝来津亭维一舠,中有一士青其袍。
赴宰邑之良日,任波吼而风号。
是知溺名溺利者,不免为水府之腥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