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苏巴什驿壁

万山尽作僧枯槁,沙尘三月焉耆道。

春风先我出关来,不傍荒崖生寸草。

茨墙土屋息征骖,一榻聊谋客睡酣。

正过清明好时节,新莺旧燕满江南。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途经苏巴什驿时所见之景与内心感受。首句“万山尽作僧枯槁”以夸张手法,将群山比作枯瘦的僧人,营造出一种荒凉寂寥的氛围。接着“沙尘三月焉耆道”,点明时间与地点,描述了诗人行经焉耆道时,漫天黄沙的景象,进一步渲染了旅途的艰难与孤独。

“春风先我出关来,不傍荒崖生寸草。”这两句转折,由外在环境的艰苦转为对生机的期待。春风先行于诗人到达,虽未在荒崖旁催生寸草,却暗示着希望与生机的存在,给读者带来一丝温暖与安慰。

“茨墙土屋息征骖,一榻聊谋客睡酣。”诗人来到驿站,看到简陋的茨墙土屋,暂时放下旅途的疲惫,寻求片刻的安宁与休息。这里的“一榻”不仅指一张床,也象征着心灵的避风港,让人感受到即使在旅途中,也能找到心灵的慰藉。

最后,“正过清明好时节,新莺旧燕满江南。”清明时节,正是江南春意盎然之时,新莺啼鸣,旧燕归来,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诗人对生活美好一面的向往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旅途艰辛的感慨,以及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与向往,情感真挚,富有画面感。

收录诗词(38)

施补华(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阿克苏守岁呈朗公

四十六年风电走,一昔勾留亦何有?

坐凭越酒发朱颜,起对胡天搔白首。

小时空作英物期,老去谁怜贱士丑。

命宫磨蝎如韩苏,闪闪箕星压牛斗。

议论犹堪千载前,功名竟落万夫后。

长劳吊客慰虞翻,哪复封侯询许负。

咄哉投笔老西陲,已矣扶锄隐难亩。

知己公偏爱惜深,归期我为低徊久。

虎符龙节更临边,瓯脱华离还设守。

扣囊愿出策二三,不获报君终报友。

昆仑插汉青巉巉,铭功大字书蝌蚪。

迎年箫鼓独愁听,送喜儿童聊笑受。

我家老同知我心,自洗瘿瓢重酌酒。

闹红丙夜簇华灯,生翠辛盘煎春韭。

志业不逮文章工,造化依然在君手。

试携长笛谱新诗,吹绿天涯万杨柳。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阿克苏有花,叶似淡竹,花似菊而小,五色均备而无香,中华所未有也。缠回以种,自俄国来,即名俄罗斯花。余以其名不雅,易之曰‘边城菊’,以诗纪之

塞外幽花云锦色,佳种远传罗刹国。

秋来偶傍野庭开,应为羁人慰萧瑟。

任是无香也有情,怀风抱露态横生。

从余唤作边城菊,颇似孤寒始得名。

形式: 古风

过赛里木

西域之国三十六,姑墨当今赛里木。

刘平国碑我所搜,编入赵家金石录。

永寿三年作四年,改元恩诏阻遥传。

龟兹乌垒长怀古,策马亭亭汉月圆。

形式: 古风

南运粮行

四分戎菽六胡麦,关里储粮千万石。

迢递输军用百车,山关尽日闻鞭策。

官骡苦瘦民骡肥,官车苦敝民车泽。

民车已过伊吾西,官车踯躅敦煌碛。

热风瀚海百疫生,冻雪阴山三伏积。

运粮人畜还食粮,去日千钧到时百。

花门出没昭莫多,更恐饥来肉不择。

艰难暂饱古城军,深秋或者粮因敌。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