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正月十二夜对月

兰夜沉沉,灯期近了。纤云卷尽冰轮皎。

横阶如水弄清寒,隔帘筛取疏阴到。

绮席歌残,离人思悄。林梅浮动幽香好。

寂寥庭院许徘徊,一天吟绪和谁道。

形式: 词牌: 踏莎行

鉴赏

这首《踏莎行》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充满诗意的月夜图景。开篇“兰夜沉沉,灯期近了”便营造出一种夜晚的宁静与期待的氛围,暗示着即将来临的节日或庆典。接着“纤云卷尽冰轮皎”一句,以“冰轮”比喻月亮,形象地描绘出月光的明亮与纯净,仿佛一轮明镜高悬于夜空。

“横阶如水弄清寒,隔帘筛取疏阴到”两句,进一步渲染了月光洒落的情境,将月光比作流水,不仅表现了月光的柔和与流动感,也暗示了月光带来的清凉与宁静。而“隔帘筛取疏阴到”则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月光透过帘幕,斑驳陆离地洒在地面的景象,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和生动性。

接下来,“绮席歌残,离人思悄”两句,将场景从室外转至室内,通过“绮席”(华丽的席位)和“歌残”(歌声渐止),暗示了聚会的结束,以及随之而来的孤独与思念。这不仅是对个人情感的描绘,也反映了传统节日中人们团聚与分别的复杂心情。

“林梅浮动幽香好”一句,巧妙地将自然界的梅花引入,不仅增添了季节的气息,也通过“浮动幽香”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意境,使整个画面更加丰富和生动。

最后,“寂寥庭院许徘徊,一天吟绪和谁道”两句,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深思冥想的境界。在寂静的庭院中,诗人独自徘徊,思绪万千,却无人可诉,这种孤独与思考的场景,既表达了个人的情感世界,也触及了普遍的人类情感体验——在特定时刻,面对内心深处的独白,寻找共鸣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踏莎行》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成功地构建了一个充满情感深度和视觉美感的月夜场景,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和内心世界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115)

张玉珍(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踏莎行.月下看梅,叠前韵

横笛声边,梅开遍了。千林妆点霜华皎。

冰肌月姊也相怜,夜分特送清光到。

拂水阴疏,沾衣香悄。孤吟只合花前好。

分明人已在罗浮,何须更访罗浮道。

形式: 词牌: 踏莎行

踏莎行.十四日夜,对月有怀,三叠前韵

风约重帘,炉烟灭了。蟾辉比似前宵皎。

一年能得几回圆,天涯海角凭伊到。

煮茗瓯香,剪灯漏悄。赏心苦忆联吟好。

人间偏是别离多,苍茫烟水愁难道。

形式: 词牌: 踏莎行

洞仙歌.咏成窑鸡缸

人间磁盘,算成窑尤巧。似玉晶莹色愈好。

况名齐定汝,别样嘉隆,渲染就、一幅锦鸡花草。

双行留细款,斟酌春醪。携向芳筵尽倾倒。

记得小红楼、兰月窥时,三两盏、添人诗料。

剩此际、摩挲爱弥深,早万缕愁痕,为伊都扫。

形式: 词牌: 洞仙歌

踏莎行.送春

恨正难消,愁来何处。离人怎奈春韶去。

乍时相见了无因,霎时不见空题句。

细雨香尘,东风香絮。曲阑倚遍还延伫。

这回惜别又经年,双飞燕儿呢喃语。

形式: 词牌: 踏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