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袁陶轩

近为五言谁最长,袁氏之子才英苍。

是其家居溟海上,沐浴百宝之灵光。

岂独论诗意相可,母老家贫亦如我。

负米还兼负笈游,五载重逢话灯火。

朗吟时一飘檐花,细雨时闻落山果。

怜君家世本崔巍,廉吏之子今难为。

道中西华竟谁识,座上北海真君师。

师门恩重丘山比,青眼高歌望吾子。

莫将歌哭向时人,自有名山报知己。

不才似我分飘零,敢托微波寄赏音。

须知亲在兼师在,方识君心即我心。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赠袁陶轩》由清代诗人黄景仁所作,通过对友人的赞美与关怀,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对方家世的敬仰。诗中不仅描绘了友人才华横溢的形象,也流露出对友人家庭背景的感慨,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首句“近为五言谁最长”,以问句形式引出对友人才华的赞叹,暗示友人在五言诗创作方面无人能及。接着“袁氏之子才英苍”进一步强调了友人的才华出众,英气勃发。

“是其家居溟海上,沐浴百宝之灵光”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形象地描绘了友人成长环境的优越,如同在大海边沐浴着各种珍贵的光芒,暗示友人拥有得天独厚的成长条件。

“岂独论诗意相可,母老家贫亦如我”则表达了对友人家庭状况的理解与同情,同时强调了两人在生活境遇上的相似之处,加深了情感的共鸣。

“负米还兼负笈游,五载重逢话灯火”描述了友人勤奋学习、四处游历的生活状态,以及多年后重逢时的温馨场景,体现了深厚的情谊。

“朗吟时一飘檐花,细雨时闻落山果”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友人生活的闲适与自然之美,同时也蕴含了对友情的珍惜。

“怜君家世本崔巍,廉吏之子今难为”表达了对友人家世的敬仰,同时也感叹在当今社会,像友人这样出身于廉洁官吏之家的子弟不易。

“道中西华竟谁识,座上北海真君师”则赞美了友人在学术或道德上的成就,以及受到的尊敬与认可。

“师门恩重丘山比,青眼高歌望吾子”表达了对友人师长之恩的感激,以及对友人的期望与祝福。

最后,“莫将歌哭向时人,自有名山报知己。不才似我分飘零,敢托微波寄赏音。须知亲在兼师在,方识君心即我心”几句,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与承诺,以及对未来的期许,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无论身处何方,都能保持心灵的相通,共同面对生活的挑战。

整首诗情感丰富,语言流畅,通过对友人形象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深厚的人情味和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也蕴含了对个人成长、家庭背景、社会环境等多方面的思考。

收录诗词(1183)

黄景仁(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代诗人。一字仲则。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全集》

  • 字:汉镛
  • 号:鹿菲子
  • 籍贯: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
  • 生卒年:1749~1783

相关古诗词

赠别沈子孟(其一)

秋气渐摇落,吾徒合放歌。

但看君意得,始觉我言多。

曲以无弦韵,颜常不醉酡。

自知闻道浅,慰我欲如何。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赠别沈子孟(其二)

款款芳樽合,迢迢兰夜长。

无端成感激,此意在微茫。

鹤送三更泪,蟾悬万里光。

相思与江水,明日下钱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水碓

更笑桔槔拙,无心白转环。

水因滩愈急,人与雁俱闲。

独火明遥夜,疏声彻四山。

谁知倾听者,愁鬓欲成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退潭舟夜雷雨

山僧夜半敲石火,照见古壁腾龙蛇。

锲风忽刮一灯灭,惊起百鸟鸣呕呀。

千林万窍浩呼汹,俄顷急雨翻银车。

岭头墨色接天色,白处雨脚垂如麻。

我舟忽尔移断岸,噌吰水石声交加。

舟人系缆争性命,千丈一落分毫差。

悬崖怪树电光里,龙颠虎倒犹盘拿。

谁知暴雨不终昔,打篷渐歇筝琵琶。

前山已复挂银汉,隔岸尚见飞滩沙。

当窗绝壁不能上,薄云来往明于纱。

草头点点散萤火,水上阁阁鸣青蛙。

新凉美满虽快意,但破好梦方还家。

形式: 古风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