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怀德涵

康子要为天下士,斯文今滞武功原。

天将卫叔成仙友,人恨长庚落帝阍。

霖雨无媒龙偃蹇,梧桐有待凤飞翻。

相思欲附东陵信,好及秋风雁去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天下贤士的渴望与对才华滞留的感慨。首联“康子要为天下士,斯文今滞武功原”中,“康子”可能指代某位贤能之士,诗人希望他能成为天下士,而“斯文今滞武功原”则表达了对当前文才不彰、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无奈与惋惜。

颔联“天将卫叔成仙友,人恨长庚落帝阍”运用了典故,以“卫叔”和“长庚”(即金星)来象征人才与命运的不公,表达了对人才被埋没的愤慨与对公正命运的呼唤。

颈联“霖雨无媒龙偃蹇,梧桐有待凤飞翻”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隐喻了人才在没有伯乐赏识时的困顿与等待,同时也暗示了最终会有机会展翅高飞的希望。

尾联“相思欲附东陵信,好及秋风雁去繁”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之情,以及希望借助秋风和南迁的大雁传递这份情感,寓意着虽然相隔遥远,但情感的纽带却能跨越时空,传达心意。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人才遭遇不公的悲叹,也有对未来希望的寄托,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与对理想世界的向往。

收录诗词(212)

王廷相(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浚川先生,祖籍潞州。明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幼年聪慧奇敏,好为文赋诗,且留心经史。《明史》称他“博学强记,精通经术、星历、舆图、乐律,河图洛书,周邵程张之书,皆有论驳”。明孝宗时,与李梦阳、何景明等人,提倡古文,反对台阁体,时称“七子”(“前七子”)。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谥“肃敏”

  • 字:子衡
  • 号:浚川
  • 籍贯:河南仪封(今兰考)
  • 生卒年:1474-1544

相关古诗词

部斋閒居简周伯明寅长

省垣梧竹抱幽虚,吏散萧然似隐居。

风冷池亭犹岸帻,日斜窗几有摊书。

身依明主忻难遇,官佐戎机愧自疏。

有美东曹称独步,腐儒何幸接簪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淮涨

淮浦水深八尺强,新城旧城如巨洋。

行舟欲泊苦迷岸,居市半空惟堵墙。

浮桥锁断津吏闷,远湖口决渔人狂。

顾我情非羡鱼者,临渊终日咏沧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边司徒悼亡次韵

萼绿华来旷世闻,谪仙那得久人群。

空将锦瑟传孤调,无复鸳罗刺五纹。

月里罢摇雕玉佩,花时犹妒郁金裙。

东堂见说遗情在,十二峰头有暮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苦热

南京六月梅雨积,温湿蒸炎闷杀人。

衣冠出门苦流汗,簿书堆案兼劳神。

何时中夜寒露滴,安得北海冰壑邻。

输与䲭夷五湖客,风江飒飒吹纶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