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荷戈老出玉门关,圣主恩深又许还。
独感多情陈阃使,音书频问到东山。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刘大夏所作的《寄谢浙江陈都阃》。诗中描绘了一位年迈的士兵在出征多年后,得以返回家园,受到圣主恩典的场景。然而,诗人的思绪并未停留在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上,而是转向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与关怀。
“荷戈老出玉门关”,开篇即以“荷戈”点明主人公的身份——一位身披战甲的老兵。玉门关,古代边防要塞,常被用来象征战争与离别。这一句既展现了主人公的英勇与坚韧,也暗示了其长期在外征战的艰辛与岁月的流逝。
“圣主恩深又许还”,紧承前句,表达了主人公在历经沧桑后,终于得以返回家园,享受来自圣主的深厚恩典。这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转折的喜悦,也是对国家与君王的忠诚与感激的体现。
“独感多情陈阃使,音书频问到东山。”最后两句则将视角转向了远方的朋友——浙江的陈都阃。诗人通过“多情”二字,表达了对友人深切的怀念与关怀。即便自己已经回到家乡,但心中仍牵挂着远方的朋友,希望友人能通过书信了解自己的近况,体现了深厚的友情与相互之间的牵挂。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个人经历的感慨,也有对友情的珍视,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高尚的人格魅力。
不详
明代名臣、诗人。弘治十五年(1502年),升任兵部尚书。深受明孝宗宠遇,辅佐孝宗实现“弘治中兴”,与王恕、马文升合称“弘治三君子”,又与李东阳、杨一清被称为“楚地三杰”。明武宗即位后,屡疏请辞,以太子太保衔归乡。刘瑾专权时,被罚戍肃州。正德五年(1511年),遇赦返乡,旋即复官致仕。正德十一年(1516年),去世,年八十一。追赠太保,谥号“忠宣”。能诗,有《东山诗集》、《刘忠宣公集》等传世
青春閒里过,华发暗中催。
往事俱流水,初心未死灰。
御炉香缥缈,宫扇影徘徊。
脉脉停针久,銮舆幸倘来。
花落萧墙别院风,眼看漂泊水流东。
有怀团扇缄题在,无计长门买赋通。
翡翠梦衾春草绿,守宫愁臂夜灯红。
十年怕见青铜面,肯信云鬟半欲蓬。
心事无凭欲话难,几经憔悴怕灯残。
东风蝶粉春犹涩,西日蜗濡露易乾。
梦断银河铜漏滴,愁回金屋锁窗寒。
临鸾敢谓婵娟误,宫样眉妆八字看。
万死间关抗虏尘,廿年北海未亡身。
牧羊不羡弥山富,仗节惟拚齧雪贫。
已分此生甘苜蓿,岂知他日画麒麟。
河梁相向䧏奴泣,白发怜看汉老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