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旅主人

逆旅问主翁,日暮未有遇。

同此如寄身,彼此莫为虑。

人生无百年,区区惜所据。

颓檐与华甍,终当俱委去。

达士久不闻,末俗多愚误。

此翁未足疑,吾道自堪惧。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罗洪先所作的《逆旅主人》。诗中描绘了旅人在异乡客栈中寻求住宿却未得遇的情形,通过与主人的对话,表达了对人生短暂和世事无常的感慨。

首句“逆旅问主翁”,点明了地点和情境——在异乡的旅店中向店主询问住宿事宜。接着,“日暮未有遇”描绘了时间的流逝和等待的漫长,暗示了旅人可能面临的困境或挫折。

“同此如寄身,彼此莫为虑。”这两句诗表达了对生命本质的思考,将自己和他人比作寄居于此世的过客,提醒人们不必过于忧虑眼前的困难,因为生命的本质就是短暂而脆弱的。

“人生无百年,区区惜所据。”进一步强调了生命的短暂,指出人们在有限的生命中过分执着于眼前的事物,实则是一种徒劳。这反映了诗人对人生价值和意义的深刻反思。

“颓檐与华甍,终当俱委去。”这里以“颓檐”(破旧的屋檐)和“华甍”(华丽的屋顶)作为比喻,象征着生命中的不同境遇最终都将归于尘土,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无奈和接受。

“达士久不闻,末俗多愚误。”诗人在此表达了对社会风气的批判,认为真正的智者已经很少见到了,而世俗之人往往容易犯错,陷入愚昧之中。

最后,“此翁未足疑,吾道自堪惧。”诗人通过与“主人”的对话,表达了对自身信仰和道路的坚定,同时也流露出对未来的担忧。这句话既是对前文思想的总结,也是对自己内心世界的深刻剖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旅人的经历和与主人的对话,探讨了生命的意义、世事的无常以及个人在社会中的位置,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思熟虑。

收录诗词(732)

罗洪先(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明代学者,杰出的地理制图学家。一生奋发于地理学等科学的研究,“考图观史“,发现当时地图多疏密失准、远近错误,于是亲自外出调查收集资料,准备重新编一内容丰富、地理位置准确的地图,以计里画方之法,创立地图符号图例,绘成《广舆图》。创编成地图集形式,不仅继承了朱思本制图法,还加以发展,使地图更为科学实用。堪称与墨卡托同时代的东方最伟大的地图学家

  • 字:达夫
  • 号:念庵
  • 籍贯:江西吉安府吉水黄橙溪(今吉水县谷村)
  • 生卒年:1504-1564

相关古诗词

赠高塘王君勿轩

昔闻仁道大,孔圣多罕言。

陋巷如愚子,请问始得门。

四勿启其目,兹义嗟何存。

人多耳目役,言动易谬烦。

运物在执枢,扬波先澄源。

或戒己离次,所恶肆与昏。

护疾不自疗,终当丧其元。

王君凛庭训,惧忝顾复恩。

仁者故乐山,践石伤心魂。

山堂榜嘉名,朝夕事讨论。

五十弥有慕,布褐忘寒暄。

恒恐贻谋善,传绪违诸孙。

伊余何为者,卅年谈心原。

时过业不就,摄气气屡奔。

令子奚所取,误以礼貌尊。

养志思承考,质难广譬援。

户牖铭顾諟,冀将奉清温。

反己重惭讷,成美讵可谖。

报章为君寿,且以永兹轩。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白鹿洞次阳明公独对亭韵

自我别鸿濛,万古不再见。

兹来五老前,彷佛对颜面。

灏气成江流,真宅化峰巘。

阅世悲大迅,归人若乘传。

白鹿不可招,仰睇情弥眷。

结茅永作邻,服食形不变。

至宝谅在兹,愚者胡不劝。

滔滔从俗终,是非奚所辨。

形式: 古风

雪中外归(其一)

平野逢暮雪,恍如玉屑飞。

出入已半醉,翻觉风力微。

柴荆在何所,蓑笠山中归。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雪中外归(其二)

朔风吹雪飞,缕缕如银素。

天孙不停手,机杼催白纻。

行人自号寒,相对不得诉。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