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问览北山小集用叶左丞韵辱惠佳篇推与过情良深愧戢谨次韵奉酬二首(其二)

衡门相望接桑麻,人识城南二士家。

老罢应难誇竞病,诗狂无复赋车斜。

韦编阅世时时绝,班剑看人岁岁加。

徒把椠铅消永日,强分奇正与英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两位隐居在城南的士人生活的情景,通过对比和细节描写,展现了他们淡泊名利、追求精神世界的独特生活方式。

首联“衡门相望接桑麻,人识城南二士家”,以“衡门”(简陋的门户)和“桑麻”(农耕景象)为背景,点明了两位士人的居住环境,既朴素又充满田园诗意,暗示了他们的生活远离尘嚣,与自然和谐共处。

颔联“老罢应难夸竞病,诗狂无复赋车斜”,通过“老罢”、“竞病”、“诗狂”、“赋车斜”等词语,形象地刻画了两位士人在年老体衰后不再追求功名利禄,而是沉浸在诗歌创作中的状态。这里既有对岁月流逝的感慨,也有对精神自由的向往。

颈联“韦编阅世时时绝,班剑看人岁岁加”,运用“韦编”(古代书籍的装订方式)和“班剑”(古代仪仗队中的一种武器),分别从书籍和礼仪两个角度,展示了两位士人与世隔绝的生活状态,以及他们在精神世界中的不断探索与积累。

尾联“徒把椠铅消永日,强分奇正与英华”,表达了两位士人虽然在日常生活中消磨时光,但内心却充满了对知识和艺术的追求,他们试图在平凡中发现不凡,在简单中展现深刻,体现了他们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审美情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两位士人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追求精神自由、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文化氛围对个人精神世界的影响。

收录诗词(697)

程俱(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以外祖邓润甫恩荫入仕。宣和三年赐上舍出身。历官吴江主簿、太常少卿、秀州知府、中书舍人侍讲、提举江州太平观、徽猷阁待制。诗多五言古诗,风格清劲古淡,有《北山小集》

  • 字:致道
  • 号:北山
  • 籍贯:衢州开化(今属浙江)
  • 生卒年:1078—1144

相关古诗词

郑希尹大夫会吴中诸老惟方子通不至余作诗呈希尹

黑头新贵拥朱轮,交会耆英久不闻。

博识犹多汉郎吏,敦诗仍有晋将军。

河流曲曲灵光异,芝盖茎茎瑞气芬。

坐想城东隐君子,无心闲似岭头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避寇还舍一首

乱定还三径,阴阴夏木初。

惊弦无固志,巢幕且安居。

宴坐心如地,幽寻步当车。

经丘仍窈窕,绕屋正扶疏。

抟黍空怀友,提壶或起予。

老来无住着,聊复爱吾庐。

形式: 排律 押[鱼]韵

得赵叔问衢婺道中书作寄

田中有秫醉渊明,石上无禾养伯龄。

耸涧苍根终郁郁,拂云归翼会冥冥。

避喧人境心随远,入梦家山眼共青。

岁晚定知成二老,深惭招隐苦丁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和答江彦文送行长句(其一)

醉里求名苦不情,翛然谁信万缘轻。

却观尘境端如梦,更喜幽栖得此生。

游客乍归寒雀噪,山人还去晓猿惊。

会当蜡屐同幽讨,无限青山照眼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