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物十咏

花房飘谢怅淹留,落魄凄凉老故邱。

女已无家依草露,我来含恨吊芳洲。

香须粉翅销看尽,翠黛蛾眉怨未休。

一自南园春去后,丹青迢递隔朱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秋日衰败之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由盛转衰的过程,以及由此引发的感慨与哀愁。

首句“花房飘谢怅淹留”,开篇即点明了主题——花朵凋零,令人惋惜。花房,此处指花的花房或花苞,形象地描绘了花朵即将凋谢的状态。“怅淹留”则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无奈和遗憾之情。

“落魄凄凉老故邱”一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人将自己比作“落魄”的人,身处“凄凉”的环境中,年华老去,孤独地守在曾经熟悉的故土上。这里不仅写出了自然界的衰败,也暗含了诗人个人命运的低落与孤独。

接下来,“女已无家依草露,我来含恨吊芳洲”两句,通过对比手法,将女性的无助与诗人的悲愤进行了鲜明的对比。女性失去了家园,只能依附于草木露水,象征着弱小与无助;而诗人则是“含恨吊芳洲”,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深深哀悼和内心的愤慨。

“香须粉翅销看尽,翠黛蛾眉怨未休”两句,继续深化了这种哀怨的情绪。香花的香气、粉翅的美丽都已消失殆尽,翠黛蛾眉的怨恨却仍未平息。这里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赋予自然景象以情感,使得诗歌更加生动、富有感染力。

最后,“一自南园春去后,丹青迢递隔朱楼”两句,总结了全诗的主题。春天的离去标志着生机的消逝,而“丹青迢递隔朱楼”则暗示了诗人与美好事物之间的距离,仿佛是隔着一层无法逾越的屏障。这一句既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也是对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隐喻,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困境的无奈。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短暂、美好易逝的感慨,以及对个人命运与时代变迁的反思。语言凝练,情感丰富,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艺术魅力。

收录诗词(17)

卢德嘉(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秋物十咏

高楼乍度雁声初,节物惊人计已疏。

露下栖迟南岭月,风前冷落北来书。

长途矰缴看皆是,自古稻粱未有馀。

与尔凄清同世路,峰头何日不欷歔。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游虎溪岩

鹭岛多名胜,虎溪别有天。

冽泉飞漱玉,好鸟韵新弦。

寺古存灵气,林深霭暮烟。

登临兹一到,回首感何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城陷入横山

未到横山日欲曛,一行童仆自成群。

烟迷炮响乡心碎,猿啸鸦啼小径分。

鸟道行迟头上月,羊肠步健足生云。

如今为说城中事,浩劫茫茫不可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辛卯首春偕邱仙根工部长兄俊臣广文等游火山新岩(其一)

玉枕山中别有天,灵泉流火几千年。

杖头日近回峰接,足下云生古洞连。

鸟宿疏林巢对月,猿啼深坞树拖烟。

钟声直透三清境,举首徘徊兴欲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