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令狐相公九日对黄白二菊花见怀

素萼迎寒秀,金英带露香。

繁华照旄钺,荣盛对银黄。

琮璧交辉映,衣裳杂彩章。

晴云遥盖覆,秋蝶近悠扬。

空想逢九日,何由陪一觞。

满丛佳色在,未肯委严霜。

形式: 排律 押[阳]韵

翻译

素白的花朵在寒气中绽放,金色花蕊带着露水的香气。
繁华的景象映照着军旗和权杖,荣耀与繁盛相对银黄的秋景。
玉器般的光泽与衣物上的彩色图案相互辉映。
晴朗的云朵远远地覆盖,秋蝶在附近翩翩起舞。
我只能空想在重阳节相遇,何时能共饮一杯酒。
满丛的美景依然存在,不愿屈服于严寒的霜冻。

注释

素萼:素白的花朵。
迎寒:在寒气中。
金英:金色花蕊。
带露香:带着露水的香气。
旄钺:军旗和权杖。
银黄:银色和黄色的秋景。
琮璧:玉器般的光泽。
衣裳:衣物。
晴云:晴朗的云朵。
悠扬:翩翩起舞。
逢九日:重阳节。
陪一觞:共饮一杯酒。
佳色:美景。
委严霜:屈服于严寒的霜冻。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作品,描绘了九日节庆时赏菊花的情景。诗中通过对黄白二菊的细腻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留恋之情。

首句“素萼迎寒秀”写的是菊花在秋风中摇曳,洁白如雪;“金英带露香”则形容菊花含露散发清香。接下来的“繁华照旄钺,荣盛对银黄”进一步描绘了菊花的繁盛与光彩。

诗人通过“琮璧交辉映,衣裳杂彩章”一句,运用琮璧(古代玉器)和衣裳比喻菊花间互相辉映,色彩斑斓,如同华丽的服饰。紧接着,“晴云遥盖覆,秋蝶近悠扬”则描绘了九日时节晴朗的天气和蝴蝶在菊花周围飞舞的情景。

“空想逢九日,何由陪一觞”表达了诗人对于九月重阳佳节难以共度的感慨。最后,“满丛佳色在,未肯委严霜”意味着尽管菊花盛开,但随着秋天渐深,其美丽终将被严霜所覆盖,这里的“未肯”表达了诗人对这份美好不忍心放弃的复杂情感。

整首诗通过对菊花和九日节庆的描写,展示了诗人对生命中美好的珍惜与留恋,以及面对时光流逝时的无奈。

收录诗词(810)

刘禹锡(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 字:梦得
  • 籍贯: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
  • 生卒年:772-842

相关古诗词

和令狐相公春日寻花有怀白侍郎阁老

芳菲满雍州,鸾凤许同游。

花径须深入,时光不少留。

色鲜由树嫩,枝亚为房稠。

静对仍持酒,高看特上楼。

晴宜连夜赏,雨便一年休。

共忆秋官处,馀霞曲水头。

形式: 排律 押[尤]韵

和兵部郑侍郎省中四松诗十韵

右相历中台,移松武库栽。

紫茸抽组绶,青实长玫瑰。

便有干霄势,看成搆厦材。

数分天柱半,影逐日轮回。

旧赏台阶去,新知谷口来。

息阴常仰望,玩境几裴回。

翠粒晴悬露,苍鳞雨起苔。

凝音助瑶瑟,飘蕊泛金罍。

月桂花遥烛,星榆叶对开。

终须似鸡树,荣茂近昭回。

形式: 排律 押[灰]韵

和李六侍御文宣王庙释奠作

叹息鲁先师,生逢周室卑。

有心律天道,无位救陵夷。

历聘不能用,领徒空尔为。

儒风正礼乐,旅象入蓍龟。

西狩非其应,中都安足施。

世衰由我贱,泣下为人悲。

遗教光文德,兴王叶梦期。

土田封后胤,冕服饰虚仪。

钟鼓胶庠荐,牲牢郡邑祠。

闻君喟然叹,偏在上丁时。

形式: 排律 押[支]韵

和杨侍郎初至郴州纪事书情题郡斋八韵

旌节下朝台,分圭从北回。

城头鹤立处,驿树凤栖来。

旧路芳尘在,新恩驲骑催。

里闾风偃草,鼓舞抃成雷。

吏散山禽啭,庭香夏蕊开。

郡斋堪四望,壁记有三台。

人讶徵黄晚,文非吊屈哀。

一吟梁甫曲,知是卧龙才。

形式: 排律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