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浪淘沙·春日有怀壮公,即题其小影》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高旭所作,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深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芳草此何时"以春天的芳草起兴,暗示了季节变换与离别之感。"两地相思"直接点明了诗人与壮公之间的思念之情。
"饥凰啼老碧梧枝"运用凤凰的意象,寓言壮公的孤独与坚韧,如同饥饿的凤凰在老梧桐上悲鸣,显示出壮公在外的艰辛。"犹记笑逢沧海外"回忆两人曾经的欢笑与共度的美好时光,沧海之外更显友情的珍贵。
"爱煞英姿"是对壮公风采的赞美,表达出诗人对其英雄气概的敬仰。接下来的"豪竹更哀思"则通过豪放的竹声,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内心的哀愁和对壮公的思念。
"我亦情痴"直抒胸臆,诗人自认同样深情,难以承受中年的逼近和离别的痛苦。最后,诗人劝慰壮公在人前不必过于忧郁,让自己的情感通过音乐("听我弹词")得以宣泄,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深厚和对壮公的理解。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真挚,语言朴素,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怀念和生活中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