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王梦湘柳泉选梦图,为济南歌者作

回雪尊前曲乍阑。歌尘渺渺化飞烟。

人间梦影轻于絮,湖上春云重似山。

移画桨,咽哀弦。鹊山寒食自年年。

应知刻意伤春处,丝鬓恒河且自看。

形式:

鉴赏

这首《鹧鸪天》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春日湖畔的场景,通过对比与象征手法,展现了人生的短暂与世事的无常。

首句“回雪尊前曲乍阑”,以“回雪”比喻舞动的裙摆,形象地描绘了舞曲即将结束的瞬间,营造出一种优雅而略带忧伤的氛围。接着,“歌尘渺渺化飞烟”,将歌声比作飘散的尘埃,随风消逝,暗示了美好事物的短暂和易逝。

“人间梦影轻于絮,湖上春云重似山”,通过“梦影轻于絮”与“春云重似山”的对比,表达了人生如梦、世事沉重的感慨。轻盈的絮与厚重的山形成鲜明对比,既体现了生命的脆弱与短暂,也暗示了外界环境的沉重与复杂。

接下来的“移画桨,咽哀弦”,描绘了划船与弹琴的场景,进一步渲染了情感的哀愁。画桨的移动与哀弦的低鸣,仿佛在诉说着内心的悲凉与无奈。

“鹊山寒食自年年”,点明了时间的流逝,寒食节年复一年地到来,寓意着时光的无情和生命的循环。这里使用了“鹊山”这一意象,可能暗含了某种特定的地点或故事,增加了诗歌的神秘感和丰富性。

最后,“应知刻意伤春处,丝鬓恒河且自看”,表达了对生命中伤春悲秋情绪的理解与反思。诗人似乎在说,人们总是刻意去感受春天的悲伤,但生命就像恒河中的发丝,无论多么细小,都值得我们去珍惜和审视。这句话蕴含了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短暂人生中美好瞬间的珍视。

整体而言,这首《鹧鸪天》通过对自然景象和生活情境的描绘,巧妙地融入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作者深邃的情感世界和独特的艺术视角。

收录诗词(516)

夏孙桐(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暗香.至日逢雪,社作二首,用白石咏梅韵

凤城寒色。正昨宵冻涩,西楼残笛。

碾碎玉街,树树冰纹待堪摘。

云物今朝倦数,知冷入、郊坛吟笔。

笑尽日、熨遍炉熏,清梦滞茸席。香国。万花寂。

问早萼怨红,半庭烟积。箭虬漫泣。

瞥眼东风动遥忆。

销尽羁怀几许,白战斗、尊中春碧。

便九九、图遍也,绮寮伴得。

形式:

疏影.至日逢雪,社作二首,用白石咏梅韵

吴蓬载玉。记拥蓑画里,烟溆曾宿。

一片湖云,色换千山,风尖碎了横竹。

春魂飞堕梅花畔,更那辨、枝南枝北。

话梦痕、却在寒波,伴我倦鸥清独。无赖长安滞旅。

打窗听细响,丝鬓摧绿。

添线光阴,容易黄昏,耿耿青灯深屋。

还愁入指冰弦脆,变激楚、幽兰新曲。

只晓帘、清苦西峰,待把冻蛾烟幅。

形式:

虞美人.本意,为寿平题画

楚腰一捻春魂重。何处愁根种。愤王坟畔日如薰。

为问东风眉靥为谁颦。嫣红茜绿纷无数。

蜂蝶频猜妒。玉颜不肯怨东君。

认取遗钿堕珥一般春。

形式:

诉衷情.为艺风题双红豆图

珊瑚颗颗泪生春。珍重采芳人。

天涯心事谁与,易种是愁根。开玉合,掩金尊。

自殷勤。东风无据,渺渺佳期,怊怅黄昏。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