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江南李氏四照亭

闻道新亭好,开轩四望虚。

葱葱佳气合,衮衮众山趋。

野鸟来还去,浮云卷却舒。

登临富幽兴,应不羡陶朱。

形式: 五言律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江南李氏家中的四照亭之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亭子周围的自然风光与宁静氛围。首句“闻道新亭好”,开门见山地表达了对四照亭的好感与期待。接着,“开轩四望虚”一句,既描绘了亭子的开阔视野,也暗示了其设计上的巧妙与通透。

“葱葱佳气合,衮衮众山趋”两句,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山峦描绘得仿佛在向亭子汇聚,营造出一种生动而壮观的景象。同时,“葱葱”一词形象地描绘了山色的青翠欲滴,与“佳气”相呼应,增添了画面的生机与和谐之美。

“野鸟来还去,浮云卷却舒”则进一步展现了四照亭周边的动态与变化。野鸟的自由飞翔与浮云的卷舒舒展,不仅丰富了画面的内容,也象征着自然界的自由与无拘无束,与亭中人的精神追求相契合。

最后,“登临富幽兴,应不羡陶朱”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四照亭的喜爱之情,以及对其中所蕴含的宁静与雅致的赞赏。这里的“陶朱”通常指春秋时期的范蠡,他因善于经商而富有,此处借以表达对物质财富之外更深层次的精神享受的向往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四照亭及其周围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美景的欣赏与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内心宁静与精神富足的追求,体现了宋代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和审美观念。

收录诗词(160)

周行己(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道中有感

皛皛平川静,晖晖寒食曛。

连山荒白草,属地乱黄云。

岁晚关心事,天边为客身。

扁舟终不恶,奔走失吾真。

形式: 五言律诗

次渠仅老韵四首(其一)

痴拙时无用,归来老罢休。

夜寒为客梦,岁晚异乡愁。

鸟有南枝宿,川皆东海流。

凭高望归路,云重失沧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次渠仅老韵四首(其二)

世事人情了,年华鬓发侵。

平生忧国泪,老去恋乡心。

四壁家千里,三秋书万金。

号寒小儿子,念汝故情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次渠仅老韵四首(其三)

鸟暮已归宿,吾今行亦休。

百年能几许,万事不胜愁。

贫贱须行乐,功名可枕流。

鲈鱼秋兴远,风起白蘋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