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寂寥抱冬心,裁罗又褧褧。
夜久频挑灯,霜寒剪刀冷。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寒冷的冬夜场景,诗人寂寥地抱着自己的心事,在微弱的灯光下裁剪衣物。夜晚漫长,诗人频繁地挑亮油灯,而外面的霜寒使得剪刀也变得冰冷。这不仅是对环境的描写,更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凛冽。
"寂寥抱冬心"表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寂寥通常指静谧而又有些忧郁的情绀,这里的“冬心”则是对寒冷季节中个人情感的抽象概括。"裁罗又褧褧"则具体描绘了夜晚的手工活动,“裁罗”即裁剪丝绸之类的材料,而“褧褧”形容裁剪时的声音,增添了一种细致入微的画面感。
"夜久频挑灯"写出了夜晚的漫长与诗人对光亮的渴望。在古代,没有现代化的照明设备,油灯是主要的光源,而“夜久”则让人感到时间的拉长和孤独。"霜寒剪刀冷"则将室外的严寒与室内的手工活动相结合,通过对剪刀的形容,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那份深夜中的彻骨凉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在冬夜中所体验到的孤独、凛冽以及时间的流逝。同时,也反映出古代人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以及他们如何与自然界对话。
不详
唐代诗人。一说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历官山阴尉、许昌令、集贤院直学士、礼部员外郎等职。天宝十一载(752),因受王鉷案牵连被贬为竟陵司马。与陆鸿渐交往,品茶评水,一时传为佳话。事迹散见《新唐书·艺文志四》、《唐诗纪事》卷一五、《唐才子传》卷二。国辅诗以五绝著称,深得南朝乐府民歌遗意。殷璠《河岳英灵集》云:“国辅诗婉娈清楚,深宜讽味。乐府数章,古人不及也。”原集至宋代已佚
塞北胡霜下,营州索兵救。
夜里偷道行,将军马亦瘦。
刀光照塞月,阵色明如昼。
传闻贼满山,已共前锋斗。
红荷楚水曲,彪炳烁晨霞。
未得两回摘,秋风吹却花。
时芳不待妾,玉佩无处誇。
悔不盛年时,嫁与青楼家。
玉笼薰绣裳,著罢眠洞房。
不能春风里,吹却兰麝香。
种棘遮蘼芜,畏人来采杀。
比至狂夫还,看看几花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