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陵王(其一)为十年故人作

凤箫咽。花底寒轻夜月。

兰堂静,香雾翠深,曾与瑶姬恨轻别。罗巾泪暗叠。

情入歌声怨切。

殷勤意,欲去又留,柳色和愁为重折。十年迥凄绝。

念髻怯瑶簪,衣褪香雪。双鳞不渡烟江阔。

自春来人见,水边花外,羞倚东风翠袖怯。

正愁恨时节。南陌。阻金勒。甚望断青禽,难倩红叶。

春愁欲解丁香结。整新欢罗带,旧香宫箧。

凄凉风景,待见了,尽向说。

形式: 词牌: 兰陵王

鉴赏

这首宋词《兰陵王·其一》是高观国所作,以深情的笔触描绘了一段久别的相思之情。开篇“凤箫咽”营造出一种幽静而哀婉的氛围,如同凤箫声在月下低沉回荡。接着,“花底寒轻夜月”描绘出月夜下花朵在微寒中摇曳的景象,为情感的抒发增添了画面感。

“兰堂静,香雾翠深,曾与瑶姬恨轻别”回忆起与旧爱在香气四溢的兰堂中分别,那份遗憾和轻率的离别显得尤为深刻。接下来,“罗巾泪暗叠”表达了主人公内心的痛苦,泪水悄然滑落,融入歌声中,显得悲怨深切。

“殷勤意,欲去又留,柳色和愁为重折”写出了主人公对离去的恋人依依不舍,连柳色都似乎因愁绪而变得黯淡。十年后的思念更为深切,“十年迥凄绝”,对故人的思念如隔世般遥远。

“念髻怯瑶簪,衣褪香雪”通过细节描写,展现出主人公对故人容颜的怀念,以及衣物上残留的香气,暗示着深深的思念。然而,“双鳞不渡烟江阔”则表达了无法跨越时空相见的无奈。

“春愁欲解丁香结”借丁香结比喻心中的愁绪,期待着能解开这心结,重新找回欢乐。然而,“阻金勒”和“望断青禽,难倩红叶”再次强调了现实的阻隔,使得期待变得遥不可及。

最后,“春愁欲解”却未能如愿,只能在凄凉的景色中独自回味过去,期待未来能有机会诉说心中的一切。整首词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展现了高观国在表达相思之情上的独特才情。

收录诗词(108)

高观国(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词人。生卒年不详。生活于南宋中期,年代约与姜夔相近。与史达祖友善,常常相互唱和,词亦齐名,时称“高,史”。其成就虽不及史达祖,但也有值得重视之处。他善于创造名句警语,如“香心静,波心冷,琴心怨,客心惊”;“开遍西湖春意烂,算群花、正作江山梦”,都颇为后人传诵。从其作品中看不出有仕宦的痕迹,大约是一位以填词为业的吟社中人。为“南宋十杰”之一。有词集《竹屋痴语》

  • 字:宾王
  • 号:竹屋
  • 籍贯:山阴(今浙江绍兴)

相关古诗词

永遇乐.次韵吊青楼

浅晕修蛾,脆痕红粉,犹记窥户。

香断帘空,尘生砌冷,谁唤青鸾舞。

春风花信,秋宵月约,历历此心曾许。

衔芳恨、千年怨结,玉骨未应成土。

木兰艇子,莫愁何在,谩系寒江烟树。

事逐云沈,情随佩冷,短梦分今古。

一杯遥夜,孤光难晓,多少碎人肠处。

空凄黯、西风细雨,尽吹泪去。

形式: 词牌: 永遇乐

玉楼春(其四)

春烟澹澹生春水。曾记芳洲兰棹舣。

岸花香到舞衣边,汀草色分歌扇底。

棹沈云去情千里。愁压双鸳飞不起。

十年春事十年心,怕说湔裙当日事。

形式: 词牌: 玉楼春

玉楼春(其二)海棠题寅斋挂轴

燕脂染出春风锦。生怕黄昏人有恨。

雨难揩泪玉环娇,烟不遮愁红袖冷。

醉魂吹断香魂静。拂拂翠眉羞带粉。

最怜新燕识风流,只为春寒消瘦损。

形式: 词牌: 玉楼春

玉楼春(其三)

多时不踏章台路。依旧东风芳草渡。

莺声唤起水边情,日影炙开花上雾。

谢娘不信佳期误。认得马嘶迎绣户。

今宵翠被不春寒,只恐香秾春又去。

形式: 词牌: 玉楼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