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宿留不觉久,非因恋竹房。
山林迟老死,萍梗急贫忙。
走俗形几秽,还家梦亦香。
未能凭古语,安处是吾乡。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著的《迟留又用韵》,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深深留恋以及对世俗忙碌生活的厌倦。首句"宿留不觉久",写出了诗人长时间停留在此地,时间仿佛过得特别慢,似乎并未感到长久滞留的不适。"非因恋竹房"则揭示了诗人并非单纯因为喜欢竹屋而逗留,而是有更深的情感寄托。
接下来的"山林迟老死,萍梗急贫忙",诗人表达了对山林生活的向往,希望能在自然中平静地度过晚年,与世无争,而现实中的生活却如同浮萍般动荡不安,为生计奔波忙碌。"走俗形几秽"一句,形象地描绘了世俗生活的污浊和疲惫。
然而,即使身处尘世,诗人仍怀有回家的梦想,那梦境中的家乡显得格外香甜。最后两句"未能凭古语,安处是吾乡",诗人感慨无法仅凭古人的话语找到心灵的归宿,暗示真正的故乡并非物质之地,而是内心的安宁之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比现实与理想,展现了诗人对超脱世俗、回归自然的渴望,以及对精神家园的追求。
不详
(一二一四~一二九七),一字子微,晚年号嵩溪遗耄,寄籍奉化。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调监饶州商税。景定元年(一二六○),为白鹭书院山长,知安福县
参差梅竹槿花篱,强对溪山傲百罹。
终日书声清屋气,四时蔬食寿家规。
苦儿知学何妨懒,老妇安贫未觉衰。
无处可修床下拜,门前心事碧天涯。
应梦熊祥月又圆,以迎命汝岂徒然。
迟之蓐卧十朝后,恰似阳来一日前。
极处逢生天意在,长孙得嫡祖心传。
相期他日成人事,复见升平要著鞭。
人生等是蚋蚊微,年到如今死蹉时。
齑瓮馀酸聊自分,蔗乡翻苦要谁知。
山川岂特雁堪唳,风雨不知鸡可诗。
时一出门云万里,回头只许影相随。
家住山深绝外喧,三峰直下老云孙。
古声不入唐诗社,泥饮宁知杜酒村。
馈案一真宜晚岁,竹林相醉任多番。
上天下地虽宽大,何物□生偶尚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