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由余入秦毁诗书,意在兵强黔首愚。
弊极煨烬几无馀,高齐风俗元自殊。
岂料乃喜知卷舒,况复是正丛冠裾。
公言所贬固不虚,我独谓其胜由余。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吕谔的作品,名为《题阎立本北斋较书图》。诗中描述了诗人于秦地毁去诗书的行为,这一举动蕴含着对军事力量的重视和对边疆民族政策的鄙视态度。"黔首愚"指的是秦地边陲之民,诗人认为他们未开化,需要以武力征服。
诗中“弊极煨烬几无馀”一句,形象地描绘了诗书被焚毁的景象,表达了一种文化的断裂与消亡。"高齐风俗元自殊"则强调了秦地与其他地区在风俗上的差异性,暗示着地域文化的多样性和难以融合。
接下来的“岂料乃喜知卷舒”一句,表达了一种出乎意料的惊喜之情,诗人似乎对这种文化消亡的场景感到某种解脱或满足。"况复是正丛冠裾"则进一步描绘了这种解脱的情感,仿佛在文化的断裂中找到了新的开始。
最后两句“公言所贬固不虚,我独谓其胜由余”表达了诗人对这一事件的个人看法。这里的“公言所贬”可能指的是社会上对这种行为的普遍批评,而“我独谓其胜由余”则显示出诗人独特的见解,认为这种文化的断裂和重生比简单的毁弃更有意义。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书被焚毁的情景,反映了作者对军事、边疆政策以及地域文化差异的思考,同时也表达了一种个人对于文化变迁的独特感受。
不详
尘断征车杳,云低毳帐深。
古今那有此,天地亦何心。
宫锦裁书寄远。意长辞短。
香兰泣露雨催莲,暑气昏池馆。向晚小园行遍。
石榴红满。花花叶叶尽成双,浑似我、梁间燕。
鸟散馀花飞舞。满地风雨。
长江滚滚接天流,夜送征帆去。今夜行云何处。
断肠南浦。残灯不剪五更寒,独自与、馀香语。
蝉带残声移别树。晚凉房户。
秋风有意染黄花,下几点、凄凉雨。渺渺双鸿飞去。
乱云深处。一山红叶为谁愁,供不尽、相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