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落索(其一)

蝉带残声移别树。晚凉房户。

秋风有意染黄花,下几点、凄凉雨。渺渺双鸿飞去。

乱云深处。一山红叶为谁愁,供不尽、相思句。

形式: 词牌: 一落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秋的萧瑟景象与内心的情感世界。诗人以蝉鸣声、晚凉和秋风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凄清而又带有淡淡忧愁的情境。

“蝉带残声移别树”中,“蝉”指的是秋天的蝉虫,它们在树间发出微弱的鸣叫,这里的“残声”表达了生命力度尽的苍凉感,通过“移别树”,诗人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变迁。

接着,“晚凉房户”直接切入室内的景象,传递出一种静谧而又带有寂寞的氛围。这里的“晚凉”不仅是自然界的气候变化,也映射了诗人内心的凉薄感受。

“秋风有意染黄花”,则是用秋风和黄花来象征季节更替,通过“染黄”一词,暗示着时间对事物色彩的渲染,同时也隐喻着岁月给生命带来的沧桑变化。

紧接着,“下几点、凄凉雨”,则是进一步深化了秋天的萧瑟感。这里的“凄凉”不仅形容雨水,也反映出诗人的心情,通过这细雨,增强了整体的忧郁氛围。

随后,“渺渺双鸿飞去。乱云深处”,则是描绘了一对鸿雁在浓云密布中离去的情景。这里的“渺渺”形容鸿雁的声音,既表达了它们的孤独,也传递出诗人内心的孤寂感。

最后,“一山红叶为谁愁,供不尽、相思句”,则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了诗人的情愫。这里的“一山红叶”象征着秋天的美丽与凄凉,而“为谁愁”直接揭示出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末尾的“供不尽、相思句”,则是表达了诗人对往昔情深的无尽怀念。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种深秋的寂寞与哀愁,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内心对于时光流逝、离别相思等主题的深刻感受。

收录诗词(134)

吕渭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吕滨老。宣和、靖康年间在朝做过小官,有诗名。南渡后情况不详。赵师岌序其词云:“宣和末,有吕圣求者,以诗名,讽咏中率寓爱君忧国意。”“圣求居嘉兴,名滨老,尝位周行,归老于家。”今存《圣求词》一卷

  • 字:圣求
  • 籍贯:嘉兴(今属浙江)

相关古诗词

二郎神

西池旧约。燕语柳梢桃萼。

向紫陌、秋千影下,同绾双双凤索。

过了莺花休则问,风共月、一时闲却。

知谁去、唤得秋阴,满眼败垣红叶。飘泊。

江湖载酒,十年行乐。

甚近日、伤高念远,不觉风前泪落。

橘熟橙黄堪一醉,断未负、晚凉池阁。

只愁被、撩拨春心,烦恼怎生安著。

形式: 词牌: 二郎神

卜算子

渡口看潮生,水满蒹葭浦。

长记扁舟载月明,深入红云去。

荷尽覆平池,忘了归来路。

谁信南楼百尺高,不见如莲步。

形式: 词牌: 卜算子

卜算子(其二)

眉为占愁多,镇日长长敛。

试问心中有底愁,泪早千千点。

莫唱短因缘,缘短犹伤感。

谁信萧郎是路人,常有深深念。

形式: 词牌: 卜算子

卜算子(其三)

一日抵三秋,半月如千岁。

自夏经秋到雪飞,一向都无计。

续续说相思,不尽无穷意。

若写幽怀一段愁,应用天为纸。

形式: 词牌: 卜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