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无锡强教谕

义门影逼梁溪水,诵声琅琅长应耳。

中有文儒名父子,教铎铿鍧相继起。

毗陵去家不百里,蔼蔼春云尽桑梓。

三年职教识才美,鼓箧来游无远迩。

振衣升堂静兀兀,槩于群经味其旨。

坐见金精出炉箠,泮池冰消跃赤鲤。

坛杏缄春红蕊蕊,政成南归黠行李。

明月清风满船尾,归娱慈亲綵衣喜。

醲酒华堂纷拜跽,棣萼春辉交韡韡,咸祝先生此升矣。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无锡地区一个儒家世家的书香氛围,以教育为业的家族代代相传,尤其是强教谕在毗陵任职期间,深受乡邻敬重,吸引了各方学子前来求学。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和学术活动,如琅琅书声、金精出炉的炼制过程,以及泮池中鱼跃的生动画面,展现了教育的生机与活力。当强教谕政绩卓著后,满载春风明月归家,家人欢聚一堂,举杯祝贺,表达了对他的赞美和对美好未来的祝愿。整首诗语言流畅,富有画面感,体现了元代文人对教育事业的推崇和对师德的赞美。

收录诗词(542)

郑元祐(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范子方掌教

江南乔木几家存,魏公犹多贤子孙。

根株久浸诗书泽,萌蘖长承雨露恩。

美化山长尤秀出,翩其令仪如玉温。

观光帝都富述作,传经亲闱加讨论。

一官不厌客毡冷,暂尔定省违朝昏。

侧身霄汉度林岭,照眼井络逢人村。

东风吹衣昼袭袭,北斗横屋夜暾暾。

公侯复始自今日,浩荡恩波白兽尊。

传闻吾家光禄坟,青松上啼古帝魂。

大眦十围阅世久,禅旁徂杙无留根。

贞元丞相久寂寞,不辞为庶为清门。

得从君去拜桑梓,胜倚孤云溅泪痕。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赠达长司懋衡

十月二日君生辰,菊有黄花霜露新。

汉朝既须召贾马,嵩岳岂徒生甫申?

众瞻云霄黄鹄举,自爱江海白鸥驯。

乌丝昼临峄山刻,银笺夜制吴宫春。

政尔扬舲海潮上,忽然煮茶溪水滨。

啭枝幽禽语留客,搀腊野梅开向人。

苍生却问谢安石,白首可同郑子真?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送顾县尉定之

虎头诸孙岂诚痴,飞墨即是苍筠枝。

故家乔木尽黄落,此君贞节仍坚持。

向年毗陵为录判,正声早腾青玉案。

亲殁天南柩返吴,弃官急归方寸乱。

从兄负土成孤坟,天平山麓黯秋云。

哀哀泪滴坟上土,终制北谒天皇君。

一官又赴同安尉,白云黄叶秋无际。

道经武夷山下路,遏云棹歌迎鼓枻。

山中徵君峨小冠,能令幽居帝画看?

形式: 古风

赠藏书顾明则

昔人于书皆手钞,六经子史方神交。

编摹虽勤不闻道,是亦蠹蟫书作巢。

积书之家费装缉,褙工亦由书传出。

一朝妙手完缺残,正如云开睹初日。

我欲一问顾生家,松陵春晴桃始华。

蟠胸万卷老多忘,检卷只如昏树鸦。

嗟嗟书生吴钜族,风霜日夜摧乔木。

虽然业身簿秩间,有眼且看江南山。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