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中秋怀

越水绕碧山,周回数千里。

乃是天镜中,分明画相似。

爱此从冥搜,永怀临湍游。

一为沧波客,十见红蕖秋。

观涛壮天险,望海令人愁。

路遐迫西照,岁晚悲东流。

何必探禹穴,逝将归蓬丘。

不然五湖上,亦可乘扁舟。

形式: 古风

翻译

江水穿越青翠的山峦,环绕千里之遥。
这仿佛是天空中的镜子,清晰如画般映现。
我深爱这样的探索,常常怀念在急流边的游历。
我曾多次以沧海浪客的身份,历经十个秋天的红莲盛开。
观赏波涛壮阔,感叹大自然的险峻;遥望大海,却让人感到忧郁。
路途遥远,日落西山催人归,岁月流逝,使我悲伤东流水的消逝。
不必去探寻大禹的遗迹,我更愿回归那蓬莱仙岛。
或者就在五湖之上,乘一叶扁舟自在漂泊。

注释

越水:江水。
碧山:青翠的山峦。
周回:环绕。
天镜:天空中的镜子。
分明:清晰。
冥搜:深入探索。
湍游:急流边的游历。
沧波客:沧海浪客。
红蕖:红莲。
观涛:观赏波涛。
壮天险:感叹大自然的险峻。
路遐:路途遥远。
西照:日落西山。
逝将:宁愿。
蓬丘:蓬莱仙岛。
五湖上:五湖之上。
扁舟:扁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山水画卷,诗人以宏伟的气势和深沉的情感表达了对越地风光的赞美之情。越水环绕碧绿的山脉,蜿蜒曲折数千里,如同天上的明镜一般清晰可见。这不仅是自然景观的写照,更像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投影。

"爱此从冥搜,永怀临湍游。" 表达了诗人对这片山水的深深喜爱和永恒的怀念。每当秋风起时,那沧浪之波更增添了一份凄清之美,让人不禁想起那些逝去的岁月和往事。

"一为沧波客,十见红蕖秋。" 这里,诗人自称为“沧波客”,表达了他与这片水域的深厚情感,每一次来到这里,都能在秋天的红蓬中找到自己的影子,这种感觉如同旧友重逢,让人心生温暖。

"观涛壮天险,望海令人愁。" 面对着波涛汹涌的大海和壮丽天险,诗人的心中却充满了忧愁。这不仅是因为自然景观的雄伟,更可能是因为这种景象触发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感慨。

"路遐迫西照,岁晚悲东流。" 随着道路的延伸和夕阳的西下,岁月匆匆,而生命如同河水一般向东流去,这种感觉让人感到无限哀愁。

最后两句 "何必探禹穴,逝将归蓬丘。不然五湖上,亦可乘扁舟。" 诗人似乎在自我安慰,也是在表达一种超脱的生活态度。是否真的需要去寻找古代圣人的遗迹呢?不如随遇而安,在五湖之上,即使是简陋的小船,也能让心灵得到片刻的宁静。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越地秋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无限赞赏,以及对生命流逝、人生旅途的深沉感悟。

收录诗词(1046)

李白(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 字:太白
  • 号:青莲居士
  • 生卒年:701年-762年

相关古诗词

颍阳别元丹丘之淮阳

吾将元夫子,异姓为天伦。

本无轩裳契,素以烟霞亲。

尝恨迫世网,铭意俱未伸。

松柏虽寒苦,羞逐桃李春。

悠悠市朝间,玉颜日缁磷。

所失重山岳,所得轻埃尘。

精魄渐芜秽,衰老相凭因。

我有锦囊诀,可以持君身。

当餐黄金药,去为紫阳宾。

万事难并立,百年犹崇晨。

别尔东南去,悠悠多悲辛。

前志庶不易,远途期所遵。

已矣归去来,白云飞天津。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杂曲歌辞.醉公子

昨日东楼醉,还应倒接䍦。

阿谁扶上马,不省下楼时。

形式: 乐府曲辞 押[支]韵

鲁东门观刈蒲

鲁国寒事早,初霜刈渚蒲。

挥镰若转月,拂水生连珠。

此草最可珍,何必贵龙须。

织作玉床席,欣承清夜娱。

罗衣能再拂,不畏素尘芜。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鲁城北郭曲腰桑下送张子还嵩阳

送别枯桑下,凋叶落半空。

我行懵道远,尔独知天风。

谁念张仲蔚,还依蒿与蓬。

何时一杯酒,更与李膺同。

形式: 古风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