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夜山中

静夜月微明,翛然万籁清。

山禽忽飞起,偏傍竹林鸣。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庚]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恭的《夏夜山中》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生动的山间夏夜图景。首句“静夜月微明”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夜晚的宁静,月光虽淡却足以照亮山林,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氛围。接着,“翛然万籁清”进一步强调了深夜的寂静,万物似乎都在这清凉的空气中沉睡,只有“万籁”(各种声音)显得格外清晰。

后两句“山禽忽飞起,偏傍竹林鸣”,通过动态的细节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山中的鸟儿在这一刻突然振翅飞起,打破了片刻的寂静,然而它们并未远去,而是选择在竹林边鸣叫,这声音在静夜里显得尤为突出,仿佛是大自然的一首独奏曲,与前文的静谧形成对比,使得整个画面既有静态的美,又有动态的趣味。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月夜为背景,通过山禽的飞翔和鸣叫,展现了山中夏夜的宁静与生机,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深深的喜爱。

收录诗词(1328)

王恭(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 字:安仲
  • 籍贯:长乐沙堤
  • 生卒年:1343-?

相关古诗词

水墨枯木

色借苍苔古,春随野蔓空。

回看五陵上,无树起秋风。

形式: 五言绝句 押[东]韵

宿鸟

深林纤月上,啧啧独栖时。

夜半山风急,惊飞过别枝。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支]韵

陈沧洲游方广岩不果行

闻说乘溪棹,寻源过水西。

如何雨花处,欲往路先迷。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齐]韵

王将军席上赋旧战袍

先皇亲赐锦,著向战场秋。

销尽蟠花色,将军更未侯。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