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清霜染涧树,萧索向严冬。
密雨有时集,寒云无定容。
波明横濑出,风急远林空。
一极窗间眺,高旻矗乱峰。
这首诗描绘了冬日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季节更替带来的自然变化。首句“清霜染涧树”以霜染树林起笔,营造出冬日特有的冷寂氛围。接着,“萧索向严冬”一句点明季节,进一步强化了冬日的肃杀之感。
“密雨有时集,寒云无定容”两句,通过雨和云的变化,表现了冬日天气的多变与寒冷。雨水时而聚集,寒云则飘忽不定,形象地描绘了冬日阴晴不定的气候特点。
“波明横濑出,风急远林空”则转向对水波与风的描写,通过“波明”与“风急”的对比,展现了一幅动态的画面:水面在阳光下显得明亮,而远处的树林在疾风中显得空旷。这种动静结合的描绘,使画面更加生动立体。
最后,“一极窗间眺,高旻矗乱峰”将视角拉回室内,通过“窗间眺”这一动作,让读者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从室内向外眺望时,高远的天空中群峰林立的壮观景象。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传达出冬日特有的宁静与壮丽,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深刻感悟和独到见解。
不详
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一字仲晦,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郊园卉木丽,林塘烟水清。
闲栖众累远,览物共关情。
憩树鸟啼幽,缘原草舒荣。
悟悦心自遣,谁云非达生。
坐厌尘累积,脱躧味幽玄。
静披笈中素,流味东华篇。
朝昏一俯仰,岁月如奔川。
世纷未云遣,仗此息诸缘。
春至草木变,郊园犹掩扉。
兹晨与心会,览物遍芳菲。
桃萼破浅红,时禽悦朝晖。
泉谷暖方融,原田水初肥。
东作兴庶氓,岁功始在兹。
端居适自慰,世事复有期。
终然心所向,农亩当还归。
东原郁已秀,嘉树蔼初绿。
众卉发春阳,前山可遐瞩。
端居日康倦,涉涧步墟曲。
景幽恣所寻,悟悦何由足。
鸟鸣华薄深,泉响乱流续。
握手一同忻,吾生讵幽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