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俗念.九日

岚光清翠,动西风、还遇重阳节暇。

丹叶黄花相间隔,嘉景真堪图画。

往岁兹辰,绮罗丝竹,宴赏飞金斝。

而今追想,尽成一梦虚假。

有缘悟入玄门,尘情种种,不许纤毫挂。

草舍柴篱相掩映,洁静常教清雅。

尽日忘言,通宵无寐,甘恁挨潇洒。

何人同志,共说无生之话。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翻译

山岚的光芒清新翠绿,在秋风中摇曳,恰逢重阳佳节的闲暇时光。
红叶与黄花相互点缀,美景如画,真是令人赏心悦目。
去年此时,华服丝竹声中,人们举杯畅饮庆祝。
如今回忆,那些欢乐都已化为梦幻泡影。
有幸领悟到玄妙的佛法,世俗情感不再萦绕心头。
简陋的草舍和柴篱相映成趣,环境洁净,总是显得高雅。
整日无言,彻夜难眠,我甘愿这样享受宁静的生活。
谁能与我志同道合,一起谈论无生的道理呢?

注释

岚光:山岚的光芒。
西风:秋季的凉风。
重阳节暇:重阳节的空闲时光。
丹叶:红色的叶子。
金斝:古代盛酒的器具。
玄门:道教或佛教的神秘门径。
尘情:世俗的情感。
草舍:简陋的房屋。
清雅:高雅、清静。
无生:佛教中的无生死观念。

鉴赏

这首元代王丹桂的《无俗念·九日》描绘了秋日重阳佳节的景象,以清新自然的笔触展现出节日的热闹与宁静。"岚光清翠,动西风、还遇重阳节暇",开篇便以山岚翠色和秋风为背景,点出重阳节的到来。"丹叶黄花相间隔,嘉景真堪图画",描绘了红叶黄花相间的美景,如诗如画。

诗人回忆过去,"往岁兹辰,绮罗丝竹,宴赏飞金斝",描述了昔日华丽的宴会场景,然而现在回想起来,"尽成一梦虚假",流露出对过去繁华的感慨。接着,诗人表达了对超脱尘世的追求,"有缘悟入玄门,尘情种种,不许纤毫挂",表明自己已领悟到超脱世俗的重要。

"草舍柴篱相掩映,洁静常教清雅",描述了简朴生活的宁静与高雅,"尽日忘言,通宵无寐,甘恁挨潇洒",表达了诗人沉浸于这种淡泊心境中的自在。最后,诗人呼唤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谈论"无生之话",寻求精神上的共鸣。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展现了诗人从世俗欢乐到超然洒脱的心路历程,富有哲理,意境深远。

收录诗词(146)

王丹桂(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无俗念.叹世

蟾乌景急,暗催人、两鬓银丝如织。

终日区区犹不省,盖为家缘煎逼。

蜗角虚名,蝇头微利,得也成何济。

闻身康健,好寻云路活计。

拂袖落魄婪耽,水边石上,笑傲闲吟缀。

一粒神丹光灿灿,免使尘清连累。

坦荡逍遥,优游自在,占得真消息。

功成归去,永居蓬岛仙位。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月中仙.返照

历劫昏蒙,为恩情爱恋,一向迷执。

争头竞角,觑巨浪洪波,岂顾沈溺。

幸今生觉悟,便拂袖、开怀畅意。

返照从前事,行踪过迹,翻作大雠隙。

飘然做个闲人,向青松影下,白云堆里。

怡怡自乐,但咏歌谈笑,随缘销日。

晚来增雅趣,对天鉴、澄澄湛碧。

次第银蟾上,昭彰奋离三岛迹。

形式: 词牌: 月中桂

月中仙.望海

暑气方阑,渐云收四野,山海明霁。

凭高放目,视万里汪洋,东连无极。

廓然风浪静,屡显现、嘉祥至瑞。

大哉玄元体,澄清浩渺,浮动乾坤势。

神功圣力难量,信归墟运转,无有休息。

恢张万化,任云物飞翔,鱼龙游戏。

混融千古秀,隐三岛、十洲异域。

直待功成后,骑鲸笑傲超于彼。

形式: 词牌: 月中桂

木兰花慢

叹滔滔苦海,任群迷,恣漂游。

被有限形躯,无涯爱欲,一向拘囚。

空生万千计较,况百年、短景不常留。

贪为名深利切,岂期水远山悠。如流。

岁月相催,宜省悟,觅抽头。

向太一峰前,双林树下,早把心收。

从来既知是错,待番番、放下便休休。

撒手纵横无碍,状同不系之舟。

形式: 词牌: 木兰花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