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元进诗

叠耸青峰宝炬森,端门初晚翠华临。

宸游不为三元夜,乐事全归万众心。

天上清光开夜色,人间和气阁春阴。

要知尽作华封祝,四十年来惠爱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翻译

层层叠起的青山犹如璀璨的火炬林,傍晚时分,皇帝的仪仗队来到端门。
皇上的游玩并非只为元宵佳节,快乐之事源自万民之心。
天空中的明亮月光洒满夜晚,人间弥漫着和谐的气氛,春天的阴霾也被驱散。
要明白这一切都源于深深的恩惠与爱护,这四十年来百姓受惠良多。

注释

叠耸:形容山峰重叠高耸。
宝炬森:比喻青峰如火炬般繁多且壮观。
端门:古代皇宫的正门。
宸游:皇帝出行游玩。
三元夜:指元宵节,因元宵有上元、中元、下元三个重要节日。
万众心:指广大民众的心。
清光:明亮的月光。
和气:和睦的气氛。
春阴:春天的阴雨天气。
华封祝:华封三祝,古代对君主的祝福,表示长寿、富贵、多子。
四十年来:指一段较长的时间。
惠爱:恩惠与爱护。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上元节(元宵节)的盛况,以皇帝的巡游为中心,展现了节日的欢乐气氛和人民的喜悦之情。首句“叠耸青峰宝炬森”形象地写出灯火璀璨的景象,如同山峰般重叠,火炬林立,壮观而辉煌。次句“端门初晚翠华临”则描绘了皇家仪仗队在傍晚时分进入端门的庄重场面,翠华(绿色的旌旗)显得格外华丽。

“宸游不为三元夜”表达了皇帝的游览并非只为元宵佳节,更体现了他对百姓福祉的关心,将欢乐的时刻分享给大众。“乐事全归万众心”进一步强调了节日的喜庆氛围,人们心中的快乐源自于这份共享的喜悦。

“天上清光开夜色”描述了明亮的月光照亮夜晚,增添了节日的祥瑞之气。“人间和气阁春阴”则寓言了人间和睦,春天般的温暖气息弥漫在空气中。

最后两句“要知尽作华封祝,四十年来惠爱深”,诗人以华封三祝(寿、富、康)表达对皇帝深深的祝福,同时也回顾了四十年来皇帝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厚恩泽。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展现了宋代文人对皇家庆典的赞美和对君主仁政的颂扬。

收录诗词(420)

蔡襄(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北宋著名书法家、政治家、茶学家。任泉州知府时,主持建造了中国现存年代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桥泉州洛阳桥;任福建路转运使时,倡植福州至漳州700里驿道松;在建州时,主持制作武夷茶精品“小龙团”,所著《茶录》总结了古代制茶、品茶的经验。所著《荔枝谱》被称赞为“世界上第一部果树分类学著作”。工书法,诗文清妙,其书法浑厚端庄,淳淡婉美,自成一体,为“宋四家”之一。有《蔡忠惠公全集》

  • 字:君谟
  • 籍贯:兴化军仙游县(今枫亭镇青泽亭)
  • 生卒年:1012年3月7日-1067年9月27日

相关古诗词

久寓悟空院刹行而书之

寂寂精庐切半空,古原高下稻花中。

莲趺披素轻云梵,花萼雕红细雨宫。

孤鹤睡迷千树月,断蝉吟绕五更风。

心縻尺组遥相谢,归马南蹄疾似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大湖驿寄建州同年窦职方

别驿临溪曲,清寒结晓阴。

滩声生乱石,雨意在閒林。

登第年华久,相逢礼爱深。

茶山春物近,那得共追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广陵

广陵归客叹飞蓬,怀古伤离向此中。

前世翻波那复问,十年弹指已成空。

楼头画角催残日,城上寒鸦噪晚风。

井径萧条人不见,又随潮信度江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仁宗皇帝挽词七首(其七)

攒宫开七月,隧路闭千秋。

地带三川拆,天含万国愁。

鸟云知圣没,龙驾想神游。

厚禄将无报,惭恩更白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