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赠萧兵曹

桂楫谪湘渚,三年波上春。

舟寒句溪雪,衣故洛城尘。

客道耻摇尾,皇恩宽犯鳞。

花时去国远,月夕上楼频。

赊酒不辞病,佣书非为贫。

行吟值渔父,坐隐对樵人。

紫陌罢双辙,碧潭穷一纶。

高秋更南去,烟水是通津。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翻译

被贬到湘江边,我在水上漂泊了三个春天。
船身寒冷如句溪飘雪,衣裳还残留着洛阳的尘埃。
我耻于像狗摇尾巴求人,皇上的恩典使我得以宽恕罪过。
花开时节我远离国都,月夜常常独自登楼思念。
即使病弱也买酒畅饮,不是为了贫穷而做佣书。
行吟之时遇见渔夫,静坐时与樵夫为伴。
在繁华的道路上不再有车辙,碧绿的潭水中垂钓直到尽头。
深秋时我继续向南行,烟水之路是我归乡的通道。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游子在外的孤独与怀念之情,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示了诗人深沉的情感。桂楫谪湘渚,三年波上春,表明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变换,也暗示了诗人对时光的感慨和对春天的期待。

舟寒句溪雪、衣故洛城尘,则是通过对环境的描写,表现出诗人的孤寂与飘泊。客道耻摇尾、皇恩宽犯鳞,可能是指诗人在外漂泊,对朝廷恩惠有所感激,但又不免感到自愧。

花时去国远、月夕上楼频,是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对家国的思念。赊酒不辞病、佣书非为贫,则是诗人在异乡的生活状态,通过借酒浇愁和勤于读书来表达内心的苦闷。

行吟值渔父、坐隐对樵人,是诗人与自然及平凡百姓的情感交流,用以寄寓自己孤独的心境。紫陌罢双辙、碧潭穷一纶,通过对车迹和钓线的描绘,再次强化了诗人的孤独感。

高秋更南去、烟水是通津,则是表明诗人又将继续南行,寻找新的生活场所。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以及对时光流逝和人事变迁的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492)

杜牧(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唐代诗人。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 字:牧之
  • 号:樊川居士
  • 籍贯: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
  • 生卒年:公元803-约852年

相关古诗词

春日言怀寄虢州李常侍十韵

岸藓生红药,岩泉涨碧塘。

地分莲岳秀,草接鼎原芳。

雨派潨漴急,风畦芷若香。

织蓬眠舴艋,惊梦起鸳鸯。

论吐开冰室,诗陈曝锦张。

貂簪荆玉润,丹穴凤毛光。

今日还珠守,何年执戟郎。

且嫌游昼短,莫问积薪长。

无计披清裁,唯持祝寿觞。

愿公如卫武,百岁尚康强。

形式: 排律 押[阳]韵

春末题池州弄水亭

使君四十四,两佩左铜鱼。

为吏非循吏,论书读底书。

晚花红艳静,高树绿阴初。

亭宇清无比,溪山画不如。

嘉宾能啸咏,宫妓巧妆梳。

逐日愁皆碎,随时醉有馀。

偃须求五鼎,陶秪爱吾庐。

趣向人皆异,贤豪莫笑渠。

形式: 排律 押[鱼]韵

送牛相出镇襄州

盛时常注意,南雍暂分茅。

紫殿辞明主,岩廊别旧交。

危幢侵碧雾,寒旆猎红旓。

德业悬秦镜,威声隐楚郊。

拜尘先洒泪,成厦昔容巢。

遥仰沈碑会,鸳鸯玉佩敲。

形式: 排律 押[肴]韵

除官归京睦州雨霁

秋半吴天霁,清凝万里光。

水声侵笑语,岚翠扑衣裳。

远树疑罗帐,孤云认粉囊。

溪山侵两越,时节到重阳。

顾我能甘贱,无由得自强。

误曾公触尾,不敢夜循墙。

岂意笼飞鸟,还为锦帐郎。

网今开傅燮,书旧识黄香。

姹女真虚语,饥儿欲一行。

浅深须揭厉,休更学张纲。

形式: 排律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