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昭陵永閟千年迹,定武相传几样碑。
此是中原旧时本,石今焉往落东夷。
君家何处得此纸,刻画烂然犹可喜。
六丁神物好护持,更有诸君题姓字。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安石的作品,名为《题兰亭帖》。通过诗句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历史文化遗产的珍视和深刻的情感。
“昭陵永閟千年迹”一句,表明了对古代帝王陵墓悠久历史的赞叹和敬畏之情。昭陵指的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寝,其历史悠久,时间跨度长达千年,显示出诗人对于历史深刻的感悟。
“定武相传几样碑”则是对古代将军石 定武功绩的纪念碑进行描绘,这些碑文历经时光流转,依然保存着对英雄事迹的记载,展现了诗人对于历史英杰人物的崇敬和怀念。
“此是中原旧时本”表明这些遗迹来源于中原古老的土地,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一部分。通过这句诗,可以看出诗人对传统文化的自豪与认同。
“石今焉往落东夷”则描绘了历史变迁,石碑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荒废,甚至有一些遗迹流落到了边远的地方,即使是如此,这些石碑依然承载着古人的记忆和情感。
“君家何处得此纸,刻画烂然犹可喜”表达了诗人对于能在兰亭得到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书法作品的欣赏与喜悦。这里的“君家”指的是收藏者,“此纸”则是指那些传世之作,能够见到并欣赏到如此精美的艺术品,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
“六丁神物好护持,更有诸君题姓字”则表明这些文化遗产不仅是普通的书画作品,它们还承载着神圣不可侵犯的精神价值,同时也有后人在其上留下的题记,成为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整首诗通过对古代文化遗迹和书法作品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于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保护之情,以及对文化传承的思考。王安石以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将这种情感和思考融入到这首简洁而富有韵味的诗中,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力量。
不详
乐道岩前沙路平,淡烟和月照人行。
林端仙馆千山合,石罅灵泉一派清。
蕴藻竞严朝斗意,琳琅惟听步虚声。
青书奏罢黄冠睡,独有滩雷彻夜鸣。
忆昔韩退之,南征过吾州。
持觞看叉鱼,妙句落芳洲。
地高风易作,天漏雨偏多。
访橘苏仙井,看碑义帝坡。
太守班春五岭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