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我行常苦雨相随,旱甚民心若倒垂。
坐久云容肤寸合,愿同焦槁被甘滋。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秋季节的景象,诗人王之道在《宿大泉遇雨》中表达了对久旱之后终于到来的雨水的喜悦。诗句“我行常苦雨相随,旱甚民心若倒垂”展现了诗人对于干旱之年的深切体验和同情之心。"坐久云容肤寸合,愿同焦槁被甘滋"则是对雨水降临后所带来的凉爽感受的描绘,以及对农作物能够得到滋润的美好愿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情的抒情,传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界变迁的观察和感悟,同时也反映出古代农业社会对于水资源的依赖与期待。这不仅是一首写景的诗,也是对农民生活状态的一种关怀。
不详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老懒谁能教子孙,静中犹喜读书声。
有如双凤传家学,令我闻风畏后生。
待船聊复驻征骖,手撚梅花望翠岚。
花似若人清绝俗,故从江北寄江南。
飞霰飘飘堕晚风,乱山无数暮云同。
天工却似怜羁旅,又变霜华见碧空。
湖外山光入座来,水晶宫阙翠屏开。
纤纤细落催花雨,隐隐轻鸣启蛰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