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登汪师展江楼

山压长江,流不尽、滔溜深碧。

形胜地、以江为堑,以山为壁。

兵府旧分城上下,人家新住城南北。

说当年、天马入川时,皆传檄。市不易,居如昔。

龙已去,攀何及。问人人能道,圣朝恩德。

蕞尔南州成底事,宛然上将劳吾敌。

看红尘一骑捷书来,来春必。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翻译

山势压倒长江,江水奔腾不息,波涛深深碧绿。
这里地形优越,以长江为天然壕沟,以群山为坚固屏障。
昔日军事要塞分为上下两城,居民新近分布在城市的南北两侧。
回溯往昔,天马入川之时,传言满城,市场稳定,人们生活如常。
如今龙(帝王)已逝,追悔莫及。人们谈论的都是朝廷的恩德。
小小的南方州郡发生了什么,仿佛上将的辛劳是为了对抗我们的敌人。
期待着从红尘中传来捷报,春天一定会到来。

注释

压:压制。
滔溜:形容水流急促。
形胜地:地理位置优越的地方。
堑:壕沟。
檄:古代官方文书。
蕞尔:极小的。
宛然:仿佛。

鉴赏

这首元代张之翰的《满江红·登汪师展江楼》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观与历史沧桑。开篇"山压长江,流不尽、滔溜深碧",以山水之雄浑展现江楼地理位置的险要,江水奔腾不息,象征着历史长河中的变迁。接下来的"形胜地、以江为堑,以山为壁"进一步强调了此地的军事战略价值。

词中提到"兵府旧分城上下,人家新住城南北",暗示了历史上的军事部署和城市布局。"天马入川时,皆传檄"则借古事寓言,讲述此处曾是军事行动的重要据点,传达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

词的后半部分转向对现实的感慨:"市不易,居如昔",表达了对市井生活的稳定和往昔安宁的怀念。"龙已去,攀何及"暗指盛世不再,人事已非,令人感叹。"蕞尔南州成底事,宛然上将劳吾敌"揭示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小州之地如何抵挡外敌,显示出词人的忧国之情。

最后以"看红尘一骑捷书来,来春必"收尾,预示着战争的结束和未来的希望,给人留下想象空间。整首词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又有对历史变迁和现实局势的深沉思考。

收录诗词(74)

张之翰(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祖至元末自翰林侍讲学士,知松江府事,有古循吏风。时民苦荒,租额以十万计,因力陈其弊,得以蠲除。有《西岩集》

  • 字:周卿
  • 号:西岩老人
  • 籍贯:邯郸
  • 生卒年:1243—1296

相关古诗词

酹江月

人间良夜,是年年、八月中秋时节。

万古青天当此际,正要十分澄澈。

何处浮云,微茫黯淡,便把青光隔。

凭栏三叹,恨无长笛吹裂。

坐看蜡烛争辉,青灯吐焰,负煞尊前客。

待到谯楼初鼓后,不觉衣裳凉彻。

试草新词,凭风吹去,教向嫦娥说。

须臾知道,广寒推出明月。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酹江月

南山北济,算难尽、十二全齐风物。

平地华峰天一柱,鹊倚岩岩青壁。

金线横波,真珠出水,趵突喷寒雪。

无穷潇洒,品题宜有才杰。

遥忆工部来时,谪仙游处,兴自云间发。

翠琰高名千古在,不逐兵尘磨灭。

细嚼遗篇,高歌雅句,风动萧萧发。

英灵何许,画船独醉明月。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蝶恋花

往岁相从今几许。今岁逢君,愈见真诚处。

除却交情无别语。匆匆忍上归舟去。

醉里犹歌长短句。醒后轩窗,历历余音度。

销尽炉熏三两炷。片帆风送寒江暮。

形式: 词牌: 蝶恋花

踏莎行.和张梦符

踏月才归,戴星还起。客怀苦似当途李。

旧时曾钓细鳞鱼,新醅旋酦浮香蚁。

此兴茫然,于今已矣。朝朝暮暮奔忙里。

淮春楼下有吾舟,挂帆又过桃花水。

形式: 词牌: 踏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