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舟杂兴

逐岸移舟屡转篷,乘流自可任西东。

人生末路住方稳,何用登舟祝顺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归舟杂兴》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高珩所作,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旅途的深刻感悟。

首句“逐岸移舟屡转篷”,形象地描绘了行船时随岸线蜿蜒而行的情景,船只在岸边缓缓移动,船篷也随着水流和风向不断转动。这一句不仅勾勒出一幅动态的画面,也暗喻人生的道路并非直线,而是充满曲折与变化。

次句“乘流自可任西东”,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选择的向往。乘着自然的水流,船只可以自由地向东或向西航行,象征着人在面对生活中的选择时,能够自主决定自己的方向,不受束缚。

第三句“人生末路住方稳”,则揭示了诗人对于人生终点的思考。在生命的尽头,人们往往能获得内心的平静与稳定,不再为外界的纷扰所动。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理解,即在生命的最后阶段,心灵的宁静与和谐最为珍贵。

最后一句“何用登舟祝顺风”,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对传统习俗的反思。在古代,人们常常会在出行前祈求风平浪静,希望旅途顺利。然而,在诗人看来,真正的顺风并非来自外在的条件,而是内心的平和与坚定。因此,他提出疑问,是否真的需要借助外力来寻求顺遂,不如保持内心的平静,让心灵引领前行更为重要。

整首诗通过描绘归舟的场景,巧妙地融入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由、选择、内心平静以及生活智慧的独特见解。

收录诗词(18)

高珩(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六一二年至一六九七年),始祖高全十世孙,山东淄川人。生于明神宗万历四十年,卒于清圣祖康熙三十六年,年八十六岁。明崇祯十六年(公元一六四三年)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顺治朝授秘书院检讨,升国子监祭酒,后晋吏部左侍郎、刑部左侍郎。珩工诗,体近元、白,生平所著,不下万篇。著有《劝善》诸书及《栖云阁集》。有《栖霎阁诗》十六卷,为赵执信所编;拾遗三卷,为宋弼所辑,《四库总目》并传于世

  • 字:葱佩
  • 号:念东
  • 籍贯:晚号紫霞道

相关古诗词

随跸杂记二首(其一)

殿门严鼓发,万灶撤周庐。

绝壁成驰道,坚冰过属车。

后尘询父老,初日指村墟。

共识三驱意,何劳《谏猎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随跸杂记二首(其二)

车声方隐隐,夜色已苍苍。

山势开天险,河流接大荒。

人眠千嶂月,马啮万群霜。

行幄东南近,风清禁漏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梅花

一年蜡屐几回看,等到花开惜到残。

漠漠冻云连近远,荒荒野月照清寒。

于人疏落如无意,写尔高空正自难。

记得遥山旧茅屋,破扉朽几一枝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王铁枪

王铁枪,真男儿。人留名,豹留皮。

河上血战志不移,梁运既去一木支。

问破敌,期三日。谗毁既已行,大功那可必。

斗鸡小儿事业成,国耻未雪宁偷生!

朝梁暮晋者谁子,段凝之辈真如蚁。

嗟乎义士一死重太山,砀山朱三群盗耳。

良禽栖木贵能择,将军之死亦可惜。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