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茅山高拾遗忆山中杂题五首.山邻

石桥春涧已归迟,梦入仙山山不知。

柱史从来非俗吏,青牛道士莫相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翻译

春天的石桥边涧水早已退去,我在梦中进入了那座仙境般的山,却迷失了方向。
自古以来,柱史并非世俗官吏,青牛道士,请不要怀疑我并非凡人。

注释

石桥:指代有流水的小桥。
春涧:春天的山涧。
归迟:退去得晚。
梦入:在梦中进入。
仙山:传说中的仙境之山。
柱史:古代官职名,这里可能象征超脱尘世的人。
俗吏:世俗的官吏。
青牛道士:道教传说中骑青牛的仙人,可能指代修道之人。
相疑:怀疑。

鉴赏

这两句诗是唐代诗人储嗣宗的作品,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和超脱尘世的仙境向往。首句“石桥春涧已归迟,梦入仙山山不知”描绘了一幅春日归来之景象,石桥旁的溪流在春天已经回复了生机,而诗人心中所追寻的是超脱现实的仙境,甚至连自己是否已到达那片山中都茫然不觉。第二句“柱史从来非俗吏,青牛道士莫相疑”表明诗人对于传统历史记载与世间俗物的不同认知,以及对道士清高脱俗的一种肯定和信任。

这两句诗语言简洁、意境超逸,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和对仙境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纯净,同时也反映出唐代文人对于道教文化的广泛接受和崇尚。

收录诗词(41)

储嗣宗(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茅山高拾遗忆山中杂题五首.山泉

香味清机仙府回,萦纡乱石便流杯。

春风莫泛桃花去,恐引凡人入洞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和茅山高拾遗忆山中杂题五首.胡山

犬入五云音信绝,凤楼凝碧悄无声。

焚香古洞步虚夜,露湿松花空月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和茅山高拾遗忆山中杂题五首.巢鹤

千万云间丁令威,殷勤仙骨莫先飞。

若逢茅氏传消息,贞白先生不久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垓城

百战未言非,孤军惊夜围。

山河意气尽,泪湿美人衣。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