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记》四十首(其一)罪地脉

蒙恬筑长城,连连万余里。

邀功暴黔首,阿意悦天子。

堑山湮谷不可罢,役夫半死长城下。

三世为将,道家所忌。

何况秦人实寡恩,有罪无罪胡足计。

蒙毅还祷,帝载辒凉。二世既立,扶苏已亡。

将军握兵三十万,秦人杀之如刲羊。吁嗟乎!

蒙氏诛高高未死,怨毒于人真甚矣。

恬守边,高侍侧。恬不诛,高不释,此事如何罪地脉。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张晋的《读<史记>四十首(其一)罪地脉》以蒙恬修筑长城的历史事件为背景,表达了对秦朝暴政和蒙恬家族命运的感慨。诗中首先描绘了蒙恬修建长城的宏大工程,但同时也揭示了其背后对百姓的残酷剥削,役夫们在艰苦劳作中付出生命的代价。接着,诗中提到蒙毅的祈祷未能阻止悲剧的发生,蒙恬被杀,而他的罪名似乎与地脉有关,暗示着无辜者的命运可能因风水说而受牵连。

诗人通过蒙恬和蒙毅的命运,批评了秦朝统治者的寡恩和无情,以及对无辜者的残酷判决。最后,诗人感叹蒙氏家族的不幸并未因此而结束,他们的冤仇深重,引发了对历史公正性的质疑。整首诗以蒙恬的故事为引,寓言式地探讨了权力与无辜者命运之间的关系,具有深刻的讽刺和批判意味。

收录诗词(336)

张晋(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读《史记》四十首(其二)鹿为马

鹿为马,献天子,言马生,言鹿死,是非黑白可知矣。

关东盗,何能为?

钜鹿战,章邯摧,长史欣,几不归,司马门下空徘徊。

秦政失,秦鹿去。逐者谁?汉与楚。

乌骓一陷重瞳迷,隆准龙颜终得之。望宫,独斋宿。

祠泾神,思祈福。福未来,祸已伏,阎乐弯弓射上幄。

吁嗟白虎啮左骖,妖梦真同蕉下鹿。

形式: 古风

读《史记》四十首(其三)陈胜王

裂帛书,置鱼腹,篝火狐鸣满空谷。

朅来尽道陈胜王,燕雀原难识鸿鹄。

陈胜王,何不仁,肆强暴,杀故人,诸将从此无与亲。

由来左道不足恃,帝王应运自有真。

伙涉已死汉高起,九州岛齐奉赤龙子。吁嗟乎!

辍耕垄上空欷歔,六月便息夫何如?

壮士不死举大事,隆准借尔为先驱,乃知陈胜真佣奴。

形式: 古风

读《史记》四十首(其四)厕中鼠

厕中鼠,为犬苦,仓中鼠,居大庑,人生要贵审所处。

一朝得志取卿相,奈何乃与赵高伍。

行督责,殊不经,夷三族,具五刑,阿意求容终无成。

雄鸡自断尾,所愿不为牺。

富贵苟已极,税驾安能知?

出东门,牵黄犬,逐狡兔,兴不浅。

回首顾中子,涕泣知难免。

呜吁何不审所处,得勿见笑厕中鼠。

形式: 古风

读《史记》四十首(其五)撞玉斗

鸿门置酒饮未已,沛公如厕忽先起。

白璧玉斗不敢献,愁彼君臣怒不止。

项王受璧置座右,亚夫见斗恨切齿。

玉玦三举王默然,事已大定宁须此。

竖子不足谋,老臣空拊髀。

拔剑一撞情激昂,吾属今为若卤矣。

疽发背,亚父死,垓下五人分王体。

纵有奇计难瓦全,茫茫恨入乌江水。

君不见,当年望气非荒唐,沛公原是真天子。

金瓯既已属他人,玉斗撞碎徒为尔。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