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六首(其一)

郢人歌白雪,巴徒岂捲舌。

当时高深意,举国莫能彻。

此士何独然,聊以慰所悦。

迂衢何足由,高调见馀烈。

一蒙登徒谗,千载为悲切。

形式: 古风 押[屑]韵

鉴赏

这首诗《咏史六首(其一)》是明代诗人林大钦的作品。诗中以“郢人歌白雪,巴徒岂捲舌”开篇,巧妙地运用了楚辞中的典故,将郢人与巴人对比,表达了对才华横溢之士在社会中遭遇的不公和误解的感慨。郢人擅长歌唱,而巴人则难以理解或接纳这种高雅的艺术形式,比喻有才华的人在某些环境下的处境。

接着,“当时高深意,举国莫能彻”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才华与理解之间的鸿沟,即使在当时,也难以被广泛理解和接受。诗人通过这一对比,表达了对真正才华的尊重和对社会普遍认知局限性的反思。

“此士何独然,聊以慰所悦”则转而探讨为何只有少数人才能理解并欣赏这种高深的才华,诗人试图以此寻求安慰,同时也流露出对知音难遇的无奈和感慨。

最后,“迂衢何足由,高调见馀烈”表达了对传统路径的质疑,认为那些所谓的常规道路并不足以承载真正的才华,而那些高亢的、独特的表达方式,虽然可能不被主流社会所接受,却留下了深远的影响。“一蒙登徒谗,千载为悲切”则是对历史上因谗言而遭受不公正对待的杰出人物的同情和哀叹,强调了历史上的悲剧往往源于误解和嫉妒。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隐喻,深刻反映了对才华与社会认知之间矛盾的思考,以及对历史悲剧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社会公正和人性理解的深切关怀。

收录诗词(356)

林大钦(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咏史六首(其二)

陶朱虽相越,本有五湖心。

一乘鸱夷舟,永钓沧江浔。

当时何磊落,洒斝净吴氛。

功成不就赏,高节迥不群。

世路有昏惑,白日生玄阴。

他人方寸间,山海嗟浮沉。

振翼凌云汉,罗者安所寻。

冲静得自然,荣华何足歆。

形式: 古风

咏史六首(其三)

功名不可为,虚恬聊自得。

伊昔商山人,偃卧逐云匿。

岂无济世心,唐虞今安极。

紫芝行当采,驷马方束逼。

螮蝀入紫薇,前星夷光晖。

一行生羽翼,复向白云归。

窅然何微冥,捲舒达化机。

斯人今逝矣,爽气尚依依。

形式: 古风

咏史六首(其四)

张良初报韩,椎秦博浪沙。

一朝遇英主,勋庸在汉家。

晚节滋所尚,云泉契初偿。

赤松与翱翔,万户奚足羡。

肮脏凌云烟,英风千古悬。

斯人不可致,江海馀凄然。

形式: 古风

咏史六首(其五)

诸葛大名驰,雄心尚可知。

南阳三顾合,风云四海垂。

当其躬耕时,菽水欢自贻。

何意出云萝,驱征在汉陲。

辛勤定荆益,涕泪六出师。

勋庸虽未竟,天地为辛悲。

凛凛英风逝,悠悠百代思。

怅望遥相接,长歌梁甫词。

形式: 古风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