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六首(其五)

诸葛大名驰,雄心尚可知。

南阳三顾合,风云四海垂。

当其躬耕时,菽水欢自贻。

何意出云萝,驱征在汉陲。

辛勤定荆益,涕泪六出师。

勋庸虽未竟,天地为辛悲。

凛凛英风逝,悠悠百代思。

怅望遥相接,长歌梁甫词。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林大钦所作的《咏史六首》中的第五首,主题是对诸葛亮这位历史人物的颂扬与感慨。诗中通过描述诸葛亮的雄心壮志、历史功绩以及对后世的影响,展现了他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与奉献精神。

首句“诸葛大名驰”开篇即点出诸葛亮的赫赫威名,引人注目。接着“雄心尚可知”表达了对诸葛亮卓越才能和远大抱负的肯定。接下来的“南阳三顾合,风云四海垂”,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刘备三顾茅庐的典故,以及诸葛亮对天下大势的洞察力,形象地展现了他作为智者的风采。

“当其躬耕时,菽水欢自贻”这一句则转而描写诸葛亮在未出山前的生活状态,表现了他的淡泊名利和内心的宁静。然而,“何意出云萝,驱征在汉陲”一句转折,揭示了诸葛亮最终走出隐居生活,投身于国家大事的决心,展现了他从个人到国家的责任感。

“辛勤定荆益,涕泪六出师”进一步描述了诸葛亮在蜀汉时期的努力与付出,包括他在荆州和益州的治理,以及多次北伐的艰辛。这一部分不仅体现了诸葛亮的军事才能,也展现了他面对困难不屈不挠的精神。

“勋庸虽未竟,天地为辛悲”则表达了对诸葛亮未能完成统一大业的遗憾,同时也对其功勋卓著表示了深切的哀悼。最后,“凛凛英风逝,悠悠百代思。怅望遥相接,长歌梁甫词”总结全诗,既赞美了诸葛亮的英风遗泽,又表达了后世对他的怀念之情,以及对历史英雄的敬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诸葛亮一生事迹的回顾与评价,不仅展现了诸葛亮的历史地位和影响力,也传达了对忠诚、智慧、牺牲精神的崇高敬意,以及对历史英雄的永恒怀念。

收录诗词(356)

林大钦(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咏史六首(其六)

安石在山中,无心济天下。

时值天地愁,棋樽洗氛野。

一啸辞成功,高步复萝峰。

捲舒无心云,岂与沮溺同。

吾来寻英契,青山莽冥翳。

运阔达贤稀,丹心期昔袂。

形式: 古风

感兴十七首(其一)

少年弗获意,所困在群书。

钻仰疲今古,穷思涉幻虚。

中灵忽予会,掩卷三叹吁。

昭昭天所基,万化孰不俱。

矜识道愈昏,顺性理无馀。

赖此方寸心,永我万里途。

百家多怪迂,至德谅自须。

形式: 古风

感兴十七首(其二)

恒彝终不灭,斯道人共为。

舜颜乃何人,寤寐或见之。

克己诵四勿,文明睿哲垂。

神德本自然,岂为知识迷。

嗟予向成立,言为尚自疑。

忏悔伤频复,一德何由追。

思索苦多昏,风尘不可缁。

开颜仰遗帙,茫然失所宜。

息机绝驰役,慎独乃吾师。

形式: 古风

感兴十七首(其三)

达德无贤愚,斯人共载之。

众欲纷然垢,中灵忽以亏。

君子重慎独,恒德终不移。

一心贯金石,动静齐所宜。

考索非吾训,率性非吾欺。

伊游慎所事,永超无欲期。

形式: 古风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