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王伯大都承奏疏(其五)

金锁难羁五色麟,行藏如减国精神。

可怜张禹孔光辈,气息奄奄泉下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翻译

黄金打造的锁链也无法束缚五色麒麟,它的行动和隐藏都关乎国家的精气神。
那些可怜的张禹、孔光等人,气息微弱如同泉下的亡魂。

注释

金锁:比喻权力或约束力极强的东西。
五色麟:象征吉祥尊贵的神兽。
行藏:指人的行为举止,也暗指政治活动。
国精神:国家的活力和精神象征。
张禹:东汉名臣,此处代指老臣。
孔光:西汉名臣,此处同样代指老臣。
气息奄奄:形容气息微弱,接近死亡。
泉下人:指已经去世的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迈的作品,名为《读王伯大都承奏疏(其五)》。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的哀叹之情和对时事的深刻洞察。

“金锁难羁五色麟”,这里的“金锁”比喻着严密的禁锢,而“五色麟”则象征着祥瑞之物。整句话表达的是即使有再珍贵的东西,也无法完全束缚住它的自由和美好。

“行藏如减国精神”,“行藏”指的是行为和隐藏,诗人用这个词组来形容一种情景,即国家的精神气象在逐渐消退。这里强调的是国家精神的重要性,以及这种精神一旦减弱,对国家所带来的影响。

“可怜张禹孔光辈”,诗中提及“张禹”和“孔光辈”,这两位是历史上的名士,张禹为西汉初年的司空,孔光则是东汉时期的司徒。他们都以德才著称,但在这里被用来比喻那些已经逝去的英杰之人,表达了诗人对先贤的怀念和可惜。

“气息奄奄泉下人”,这里的“气息”指的是生命之气,“奄奄”形容气息微弱如线,“泉下人”则隐喻那些埋没在历史尘土中的人物。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对那些被时光湮灭、埋没不显的英才们的同情和哀悼。

总体来看,这首诗深含哲理,既有对国家精神减弱的忧虑,也有对历史中失落英杰的感慨。王迈通过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自己的文学才华,更表达了自己对于历史与现实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492)

王迈(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诗人。一作贯之。自号臞轩居士。嘉定十年(1217)进士,经历南外睦宗院教授、漳州通判等职。为人刚直敢言,刘克庄曾以"策好人争诵,名高士责全"诗句相赠。后来他由于应诏直言,被台官弹劾而降职。淳□中,主持邵武军事务,死后追封为司农少卿

  • 字:实之
  • 籍贯:今福建仙游县园庄镇(旧称慈孝里)
  • 生卒年:1184~1248

相关古诗词

读王伯大都承奏疏(其一)

去非前日在端平,我以为兄不敢名。

若使去非观此疏,须饶幼学作难兄。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读庆元党人家乘(其四)

侂怒如关虎,曦谋比井蛙。

公乎拚一死,国尔自忘家。

庾亮尘难污,刘舆腻莫加。

修名与姱节,皎皎玉无瑕。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读庆元党人家乘(其二)

方喜儒宗用,无何学禁严。

甘心师管晏,绝口说伊濂。

天岂斯文丧,人忧善类歼。

一鸣公甚伟,直气戢群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盐]韵

读坡诗

先生诗笔觑天巧,国中往往无曹鲍。

一读快如檄愈头,抓痒底用麻姑爪。

千古词林有若人,谁复庸中誇佼佼。

当年流落见丹心,悬知世道终难拗。

玉堂岂不愿公留,群吠其如尨也狡。

出入风波千万里,葛巾野服混蛮獠。

饥来只字不堪煮,豆粥一盂粗可饱。

跋前疐后竟何成,赢得清名占箕昴。

与公同时富贵人,名字磨灭随虮蚤。

丈夫当为不朽计,方寸莫被饥寒扰。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