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君实挽诗(其二)

间关海岛岂谋身,婴臼存心力不能。

天上龙章空结梦,人閒鱼腹了中兴。

英雄一死从君父,忠义遗编托友朋。

万里楚魂招不得,诗成惟有泪沾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鉴赏

这首诗是陆君实挽诗的第二首,作者为汤炳龙,生活在宋末元初之际。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深沉的哀思和对英雄事业的无限留恋。

“间关海岛岂谋身”一句,表达了作者在边远的海岛上,对于个人生命安全的无奈与不作为。此时,心中的理想与现实环境之间的矛盾达到了一种极致。

“婴臼存心力不能”则是说尽管心中有所期许,但现实力量的限制,使得这些愿望难以实现。这反映了作者内心的无力感和悲凉。

接下来的“天上龙章空结梦,人閒鱼腹了中兴”,用比喻的手法表达了对英雄事业的向往与失落。天上的龙章是指伟大的理想,而人间的鱼腹则象征着平庸无为的现实。中兴,即国家的复兴,这里也许暗示着作者对于恢复国家雄厚力量的渴望。

“英雄一死从君父,忠义遗编托友朋”表达了对已逝英雄的缅怀和尊敬,以及将他们的事迹与精神传承下去的愿望。这里的“君父”是对英雄的尊称,而“忠义遗编”则强调了这种精神传统。

最后,“万里楚魂招不得,诗成惟有泪沾膺”,通过“万里楚魂”的比喻,表达了作者对于远去英雄事业的无尽思念。而“诗成惟有泪沾膺”则是说,当这首诗完成时,只能留下满怀的悲伤与泪水。

整体而言,这是一首充满深情和无限哀愁的挽歌,通过对过往英雄事业的缅怀,表达了作者对于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痛苦,以及对于历史变迁中的个人渺小与无力。

收录诗词(14)

汤炳龙(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江贯道百牛图

我本山阳田舍叟,家有淮南数千亩。

江南倦客老不归,此田多为势家有。

犹记少年学牧时,去时日出归日西。

我生衣食仰此辈,爱之过于百里奚。

祗今辛苦耕砚席,无处卖文长绝食。

卷中邂逅黑牡丹,相逢喜是曾相识。

负郭无须二顷田,一双栗角能几钱。

数口之家便可饱,要如此图知何年。

平生富贵非所愿,城府近来尤可厌。

何时倒乘牛背眠东风,胜如仰看宣明面。

形式: 古风

题晋王大令保母帖

曹娥洛神遍堪舆,保母后出争澜趋。

一时耳目喜新异,九原谁复哀意如。

世人重艺不重义,每以好奇夸好事。

集古金石半丰碑,逝者似为书者累。

八百馀载四字全,政同悬崖三百年。

王畿不悟王元象,不如果也能兴怜。

但道青毡故家物,肯因陵谷怜枯骨。

耳孙犹尔况他人,崇韬安生何可忽。

昭陵之盗犹兰亭,必无可欲乃妥灵。

黄閍前车已如此,安保金蝉之墓终弗毁。

形式: 古风

净瓶常带水,破衲任生尘。

形式: 押[真]韵

马上吟

宿雨洗山新绿嫩,晓风吹杏浅红乾。

沙头路暖日欲上,行客扬鞭不觉难。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