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

鬼书报秦亡,天地亦云闭。

赤龙吟大野,老母哭白帝。

苍苍无白日,项氏徒先济。

六合已姓刘,鸿门事难制。

坑降嬴政在,衣锦人望替。

宿昔见汉兵,龙蛇满旌棨。

始矜山可拔,终叹骓不逝。

区区亚父心,未究天人际。

萧张马无汗,盛业垂千世。

形式: 古风

翻译

鬼神之书宣告秦朝灭亡,天地似乎也关闭了它的光芒。
赤色巨龙在广阔的原野上长啸,老母亲在白帝城哭泣哀悼。
天空昏暗没有阳光,项羽家族只是暂时渡过难关。
天下已经姓刘,但鸿门宴上的恩怨难以平定。
秦始皇被坑杀,他的霸业被新王取代。
昔日的辉煌已成过往,汉军旗帜上龙蛇交织。
起初自以为能移山倒海,最终感叹乌骓马不再驰骋。
范增虽有雄心壮志,却未能洞察天意人情。
萧何、张良冷静如马,无汗却成就千秋伟业。

注释

鬼书:神秘的预言或象征。
秦亡:秦朝的灭亡。
赤龙:象征着强大的力量或英雄。
白帝:古代神话中的帝王,此处可能指项羽。
六合:天下,指整个中国。
鸿门事:指鸿门宴,刘邦与项羽之间的关键事件。
坑降:指秦始皇的坑儒事件。
衣锦人:指取得胜利的新王。
龙蛇:形容旌旗上的图案,象征军队。
骓:项羽的名马乌骓。
亚父:范增的尊称。
萧张:指萧何和张良。
马无汗:形容冷静沉稳,不急躁。

鉴赏

这首诗名为《读史》,作者是唐代的鲍溶。这是一首反映历史兴亡和个人情感交织的抒情诗。诗人通过咏叹古今往事,抒发了自己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感悟。

开篇“鬼书报秦亡,天地亦云闭”,以鬼书预示秦朝的覆灭,天地之间如同蒙上了一层阴霾,象征着末日来临的黑暗景象。紧接着,“赤龙吟大野,老母哭白帝”则描绘出一幅战乱之后的荒凉图景,赤龙在旷野中悲鸣,而年迈的母亲哀泣于白帝之下,这里可能指的是汉高祖刘邦被尊为白帝。

“苍苍无白日”表现了诗人对混沌不明世界的感慨,“项氏徒先济”则是说项羽虽然壮勇,但最终也无法改变历史的走向。下句“六合已姓刘,鸿门事难制”指的是刘邦在鸿门宴上与项羽的相遇,以及随后发生的一系列事件,这些都显示了天命所归和人力所不能。

“坑降嬴政在,衣锦人望替”中的“坑降”可能是指秦朝末年坑杀术士之事,“衣锦人望替”则透露出人们对新政权的期待。紧接着,“宿昔见汉兵,龙蛇满旌棨”描述了诗人心中所想象的历史画卷,其中充满了战乱和英雄。

“始矜山可拔,终叹骓不逝”表达了一种历史无情的感慨,即使是伟大的英雄也无法逆转历史潮流。最后,“区区亚父心,未究天人际”则是诗人自喻,感到自己对天地间事理的理解还很有限。

“萧张马无汗,盛业垂千世”中的“萧张”指的是战鼓之声不再响起,“马无汗”象征着战争的结束,而“盛业垂千世”则是对汉朝兴盛、遗泽长存的一种肯定。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历史事件和个人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历史观念以及对于英雄辈出又归于尘土的无常感慨。

收录诗词(196)

鲍溶(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卒年、籍贯不详,元和四年进士,是中唐时期的重要诗人。晚唐诗人、诗论家张为著《诗人主客图》,尊为“博解宏拔主”.将他与“广大教化主”白居易、“高古奥逸主”孟云卿、“清奇雅正主”李益、“清奇僻苦主”盂郊、“瑰奇美丽主”武元衡并列。为“六主”之一。宋代欧阳修、曾巩等对他的诗歌也颇为欣赏

  • 字:德源

相关古诗词

途中旅思二首(其一)

喔喔鸡鸣晓,萧萧马辞枥。

草草名利区,居人少于客。

生期三万日,童耄半虚掷。

修短命半中,忧欢复相敌。

朝提黄金爵,暮造青松宅。

来往日相悲,北邙田土窄。

峨峨西天岳,锦绣明翠壁。

中有不死乡,千年无人迹。

心期周太子,下马拜虚碧。

鹤驾如可从,他年执烟策。

形式: 古风

途中旅思二首(其二)

星出方问宿,睡眼始朦胧。

天光见地色,上路车幢幢。

时物既老大,众山何枯空。

青冥见古柏,寥朗闻疏鸿。

独步天地间,无因为君忠。

白毛寻人忧,生此头发中。

跃马非壮岁,报恩无高功。

斯言化为火,日夜焚深衷。

形式: 古风

宿水亭

雕楹綵槛压通波,鱼鳞碧幕衔曲玉。

夜深星月伴芙蓉,如在广寒宫里宿。

形式: 古风

宿吴兴道中苕村

浮客倦长道,秋深夜如年。

久行惜日月,常起鸡鸣前。

夕计今日程,息车在苕川。

霜中水南寺,金磬泠泠然。

畴昔此林下,归心巢顶禅。

身依寤昏寐,智月生虚圆。

羁旅违我程,去留难双全。

观身话往事,如梦游青天。

明发止宾从,寄声琴上弦。

聊书越人意,此曲名思仙。

形式: 古风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