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题范汝受小像

如画须眉好,画里更逢君。

翩翩浊世游戏,龙马见精神。

双眼乐游原上,一梦大槐宫畔,赢得此闲身。

文心兼赋手,无处着丹青。拂鸟衣,对绿树,眺青云。

笑他张俭无计,白首叹飘零。

万一鲲鹏变化,忽地麒麟图写,轩冕易山林。

出处谁为是,试问卷中人。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鉴赏

这首《水调歌头·题范汝受小像》由清代诗人许嗣隆所作,通过对范汝受小像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其形象与精神的深刻理解和赞美。

首句“如画须眉好,画里更逢君”,开篇即以“如画”形容范汝受的外貌,既赞其容貌之美,也暗示其形象在画中栩栩如生,仿佛与观者面对面。接着“翩翩浊世游戏,龙马见精神”两句,通过“翩翩”和“龙马”的意象,不仅描绘了范汝受在世俗中的洒脱自在,更暗喻其内心如龙马般坚韧不屈,充满活力。

“双眼乐游原上,一梦大槐宫畔,赢得此闲身”三句,进一步刻画范汝受的内心世界。乐游原和大槐宫作为历史上的名胜之地,象征着自由与梦想,而“赢得此闲身”则表达了诗人对范汝受能够摆脱尘世束缚,享受心灵自由的羡慕与赞美。

“文心兼赋手,无处着丹青”两句,将范汝受的才华与艺术造诣提升至更高的境界,暗示其思想与技艺难以用传统的绘画手法完全表达,流露出对范汝受独特魅力的敬佩。

“拂鸟衣,对绿树,眺青云”三句,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氛围,进一步凸显范汝受的高洁与超脱。

“笑他张俭无计,白首叹飘零”两句,借古喻今,以东汉时期的张俭为例,表达了对范汝受虽身处乱世却能保持自我、不随波逐流的赞赏。

“万一鲲鹏变化,忽地麒麟图写,轩冕易山林”三句,运用神话传说中的鲲鹏与麒麟,以及轩冕(古代官服)与山林的对比,寓意范汝受若能实现内心的转变,即使在权力与地位中也能保持内心的宁静与自由,如同从山林归隐到轩冕,又或是从轩冕回归山林。

最后,“出处谁为是,试问卷中人”两句,以问句的形式,引人深思,表达了对范汝受人生选择的疑问与探索,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范汝受生活态度的认同与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范汝受形象的细腻描绘和丰富联想,展现了其独特的个性与精神追求,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其人格魅力的深切赞赏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54)

许嗣隆(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水调歌头.陪徐方虎先生水绘庵泛舟

云影分初夏,莺语接残春。

渡边春水初涨,十亩碧鳞鳞。

烟外扁舟閒弄,翠袖凌风掠水,细碎动波纹。

雨湿巫山梦,浪涌洛川神。妆欲堕,情脉脉,最宜嗔。

尊移晚兴冉冉,罗袜袅香尘。

碗底朱缨射覆,帘下红牙按板,一石更留髡。

词谱银光纸,花醉玉堂人。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惜馀春慢.立夏日同徐方虎先生、王公佩同年、薛脩远、冒青若饮匿峰庐,有怀冒辟疆兄,时辟疆客吴门

细麦垂花,圆荷吐叶,无计留春得住。

半湾流水,一片孤城,步入夏云深处。

却喜酒坐琴言,帘影浮空,斜阳暗度。

暮烟生、鬓影衣香缥缈,非花非雾。

漫回首、离思萦怀,歌残笛歇,四座停杯无语。

风床卷幔,月槛笼纱,寂寂溪山谁主。

遥忆长亭短亭,芳草粘天,路迷前浦。

料江南、杜宇频啼啼道,不如归去。

形式: 词牌: 选冠子

夏初临.陪徐方虎先生集冒青若深翠山房,时有校书绮云在座

麦气含风,槐阴酿雨,园林乍暖还凉。

满径苔痕,分明绿映萝墙。燕泥蹴落芹香。

看穿帘入幕双双。藏阄送酒、添衣卜夜,人在深房。

游踪落拓,大似旗亭。风尘高李,词赋齐梁。

残阳带月,一钩初褪微黄。

花影茫茫,傍温柔、沉醉为乡。

总相忘、盲风噩浪,萍水沧桑。

形式: 词牌: 燕春台

莺啼序.庚申暮春,水绘觞泛,用彭羡门先生闺情韵

老矣英雄,眠食外、寄情花鸟。

忆亭畔、蔓壑枝峰,开遍嫣红春杪。

咫尺吾庐成懒慢,蒙头被步忘昏晓。

问埋忧何许,除是酒多愁少。

鞋袜东城,樽罍北苑,春服裁吴缟。

面长空、放眼看云,心胸郁积都扫。

对繁花、红紫犹垂,眺新篁青葱未了。

笑平生、梦断山阴,此閒如到。

春波更绿,随意松舟桧楫,穿回溪曲沼。

惊彻底澄鲜,镜影奁光,照人欢笑。

四面烟霞,两头箫管,春情细腻兼骀荡,忽一声、长笛群音悄。

夕阳在树,暮寒侧侧侵人,看柳絮,微风搅。

又闻曲中,另起歌头,一线晴丝袅。

近水清音,嘹亮水调,依稀赏心娱目,灯前偏好。

黄鹤楼遥,赤鸟人在,白头青眼知谁向,只我辈、心期还相照。

酒酣耳热归来,醉里乾坤,其乡不小。

形式: 词牌: 莺啼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