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潭西寺僧研虑二首(其二)

历下多名士,高轩自昔闻。

潭西有精舍,名士亦如云。

愧我难为役,知师本好文。

相逢真不偶,清话到宵分。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鉴赏

这首清代张晋的诗《赠潭西寺僧研虑二首(其二)》以简练的笔触描绘了历下(今济南)名士云集的景象,以及诗人与僧人研虑的深厚交往。首句“历下多名士”开门见山,点明了地方的文化底蕴。接着,“高轩自昔闻”暗示了这里的名流荟萃,声名远播。

“潭西有精舍,名士亦如云”进一步描绘了潭西寺周边人才济济,仿佛一片文人墨客聚集的天空,比喻生动。诗人感慨自己才疏学浅,难以追随这些名士的脚步,表达出谦逊之意:“愧我难为役”。

然而,诗人对僧人研虑的好学精神表示赞赏,知道他本性喜好文学,这使得他们的相遇显得尤为难得:“知师本好文”。最后两句“相逢真不偶,清话到宵分”表达了诗人与研虑深夜畅谈的愉快和友情的深厚,体现出他们之间的共鸣与契合。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名士与僧人的互动为背景,展现了文人士大夫与僧侣之间超越世俗的学术交流,体现了清代文人对知识和文化的尊重与追求。

收录诗词(336)

张晋(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喜得延荔浦书

一纸金难抵,匆匆读易完。

此时如共语,已置却重看。

游子身无定,天涯岁又残。

感君同骨肉,珍重劝加餐。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闻雁

秋老乡心切,更深客梦回。

忽闻飞雁过,知自故山来。今夜宿何处?

远天鸣正哀。江湖多弋者,欲下且徘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读《史记》四十首(其一)罪地脉

蒙恬筑长城,连连万余里。

邀功暴黔首,阿意悦天子。

堑山湮谷不可罢,役夫半死长城下。

三世为将,道家所忌。

何况秦人实寡恩,有罪无罪胡足计。

蒙毅还祷,帝载辒凉。二世既立,扶苏已亡。

将军握兵三十万,秦人杀之如刲羊。吁嗟乎!

蒙氏诛高高未死,怨毒于人真甚矣。

恬守边,高侍侧。恬不诛,高不释,此事如何罪地脉。

形式: 古风

读《史记》四十首(其二)鹿为马

鹿为马,献天子,言马生,言鹿死,是非黑白可知矣。

关东盗,何能为?

钜鹿战,章邯摧,长史欣,几不归,司马门下空徘徊。

秦政失,秦鹿去。逐者谁?汉与楚。

乌骓一陷重瞳迷,隆准龙颜终得之。望宫,独斋宿。

祠泾神,思祈福。福未来,祸已伏,阎乐弯弓射上幄。

吁嗟白虎啮左骖,妖梦真同蕉下鹿。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