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楼春

莺边细雨流光湿。燕外晴丝烟缕碧。

单衣乍御更添绵,天气阴晴浑不测。

残红冉冉东西陌。万绿濛濛芳事歇。

因循误了赏花时,三月正当三十日。

形式:

鉴赏

这首《玉楼春》描绘了一幅春日景象,细腻地展现了季节变换中自然界的微妙变化与人的感受。

首句“莺边细雨流光湿”,以轻盈的笔触勾勒出春雨润物的场景,黄莺在细雨中穿梭,雨珠沾湿了它们的羽毛,也仿佛沾湿了整个春天的光泽。这句诗通过“流光湿”三个字,巧妙地将视觉和听觉、触觉融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湿润而生机勃勃的氛围。

接着,“燕外晴丝烟缕碧”一句,视角转向天空,燕子在晴朗的天空中飞翔,远处飘荡着如烟似雾的绿色丝线,描绘出一幅宁静而富有层次感的画面。这里的“碧”字不仅指颜色,也暗示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单衣乍御更添绵,天气阴晴浑不测”两句,诗人从个人的感受出发,描述了换季时节天气的多变无常。穿上单薄的衣物后,又不得不添加棉衣,因为天气难以预测,时而晴朗,时而阴沉,这种不确定性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挑战。

“残红冉冉东西陌,万绿濛濛芳事歇”则转向对自然景观的描写。随着春天的推进,花朵逐渐凋谢,但绿意却更加浓郁,万物生长,一片生机盎然。这里通过“残红”与“万绿”的对比,既表达了季节更替的自然规律,也蕴含了对生命短暂而美好的感慨。

最后,“因循误了赏花时,三月正当三十日”点明了时间的紧迫性。在春天的最后一个月里,诗人提醒自己不要错过欣赏大自然美景的机会,表达了珍惜时光、把握当下的情感。

整体而言,《玉楼春》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多变,以及人们对自然景观的敏感与热爱,同时也蕴含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74)

李岳瑞(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齐天乐.辛巳人日

东风又送春愁到,楼台悄无人管。

柳发髡余,梅魂苏未,应恨当时折遍。西园向晚。

剩帘卷金钩,酒疏玉盏。

玳瑁空梁,定巢惟有旧时燕。

朝来江上病酒,望青山隐隐,疑近还远。

草色萦袍,花枝剪彩,都是啼痕曾染。春心尚浅。

甚著力催齐,翠娇红怨。莫上高楼,倚阑揩泪眼。

形式:

莺啼序.上元期迩,箫鼓喧阗,顾影自怜,烦忧百种。依梦窗韵,曼声度此。自写牢愁,不计其辞之杂沓也

春声夜来四起,遍千门万户。

碧天远、玉宇高寒,珊珊明月何暮。

御街畔、鱼龙曼衍,星桥铁锁银花树。

漾晴晖、摇曳因风,荡成芳絮。

旧日东华,几辈胜侣,踏天街软雾。

醉箫鼓、游宴承平,京尘缁尽衣素。

蓦惊心、天吴蹴浪,彩云散、飘零金缕。

怕重论、青琐朝班,旧时鹓鹭。

金舆北曲,紫气西来,九重尚寄旅。

闻说道、帝城无恙,昨梦依稀,北里笙歌,南湖烟雨。

灵均顑颔,兰成萧瑟,支离东北风尘际,最销魂、一曲公无渡。

钗分镜拆,凄然更怆离鸾,玉颜寂寞黄土。

茫茫万感,漫鼓秦筝,听夜歌白苎。

试问取、余情何似,江上烟云,梦蝶逍遥,听鸡起舞。

沅湘难济,重华何在,瑶台娀女方偃蹇,莽风涛、谁是中流柱。

江南草长莺飞,招隐词成,故人在否。

形式:

兰陵王.翡仙殁后,倏忽经年,芳菲依旧,欢悰去心,怅然此怀,乌能已已

峭寒侧。帘外东风无力。

清明近、烟柳雨丝,空里冥濛弄娇碧。春来似过客。

寂寂。箫声巷陌。

谁曾信、无限古欢,一霎鹃声变今昔。伤心判鹣翼。

但想像玉容,眉恨堆积。天长地久情何极。

记花下携手,落红黏鬓,珍丛静绕数太息。

怕芳事狼藉。追忆。更悽恻。但永夜无眠,零泪沾臆。

安仁鬓影新霜白。纵月没星替,那能销释。

梁閒栖燕,定为我,也脉脉。

形式:

薄倖

洞箫声暖。冶游到、回廊小院。

听多少、莺歌燕语,忘却秋来旧怨。

望家山、难卜归期,天涯输与飞雁。

但凤纸传笺,貂裘贳酒,夜走燕支坡畔。

曾记得,年时事,行乐地、月明花满。

春光能几日,蜂狂蝶闹,东风蓦地轻吹散。

故园凝盼。碧沈沈、燕草秦桑,一纸音书断。

杨花去也,愁问江南近远。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