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晓寄十三弟

晓泊钱塘渚,开帘远望通。

海云张野暗,山火彻江红。

客泪常思北,边愁欲尽东。

从来梦兄弟,未似昨宵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清晨停泊在钱塘江的小洲旁,拉开窗帘向远处眺望。
天边的云朵笼罩田野显得昏暗,山中的野火烧至江边映得水面通红。
旅客的眼泪常常思念着北方的家乡,边疆的忧愁似乎要随江流而尽向东消散。
以往梦中与兄弟相见的情景,从未像昨夜那般清晰真切。

注释

晓:清晨。
泊:停泊。
钱塘渚:钱塘江中小洲。
开帘:拉开窗帘。
远望通:向远方眺望视野开阔。
海云:天边的云。
张野暗:扩散开来使田野变得昏暗。
山火:山中的野火。
彻江红:映红了整个江面。
客泪:旅客的眼泪,此处指诗人自己。
常思北:常常思念北方的家乡。
边愁:边疆戍守的忧愁。
欲尽东:希望这忧愁随着江水东流而消散。
从来:一直以来。
梦兄弟:在梦中与兄弟相会。
未似:从未像。
昨宵中:昨夜那样。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清晨泊舟于钱塘江畔,开帘远望的景象。"晓泊钱塘渚,开帘远望通"一句中,“晓泊”表明了时间是在早晨,“钱塘渚”则是地点,而“开帘远望通”展现了诗人对远方的眺望和向往之情。接着,“海云张野暗,山火彻江红”两句通过对比鲜明的景象,表现了壮丽的自然风光,同时也映射出诗人的内心世界。

诗中“客泪常思北,边愁欲尽东”表达了诗人游子怀乡之情和对国家边塞的忧虑。"从来梦兄弟,未似昨宵中"则透露出诗人对亲人、朋友的深切思念,这种思念在昨夜的梦中达到了一种高潮。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的多重情感和丰富的内心世界。

收录诗词(205)

宋之问(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名少连,汉族,初唐时期的诗人,与沈佺期并称“沈宋”。唐高宗上元二年(675),进士及第,当时掌握实权的是武则天,富有才学的深得赏识,被召入文学馆,不久出授洛州参军,永隆元年(681),与杨炯一起进入崇文馆任学士。与陈子昂、卢藏用、司马承祯、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

  • 字:延清
  • 籍贯:汾州(今山西汾阳市)
  • 生卒年:约656 — 约712

相关古诗词

剪綵

驻想持金错,居然作管灰。

绮罗纤手制,桃李向春开。

拾藻蜂初泊,衔花鸟未回。

不言将巧笑,翻逐美人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宿清远峡山寺

香岫悬金刹,飞泉届石门。

空山唯习静,中夜寂无喧。

说法初闻鸟,看心欲定猿。

寥寥隔尘市,何异武陵源。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寄天台司马道士

卧来生白发,览镜忽成丝。

远愧餐霞子,童颜且自持。

旧游惜疏旷,微尚日磷缁。

不寄西山药,何由东海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扈从登封告成颂

复道开行殿,钩陈列禁兵。

和风吹鼓角,佳气动旗旌。

后骑回天苑,前山入御营。

万方俱下拜,相与乐升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