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黄主事璿感螺诗卷

蜀山突兀高嵩衡,蜀江浩渺连巴荆。

储精毓秀产多士,中有孝子璿其名。

方当龆龄家居日,祖母遘疾乖天和。

参苓屡进莫一瘥,荐加烦渴思田螺。

田螺自是泥中物,僻沼荒池深汨没。

矧维冬冷尽蛰藏,挟贝囊金何处鬻。

慈严戚戚璿心伤,携筐独走南冲塘。

塘深水阔冻已合,玻璃万顷生寒光。

璿兮遽掷风前履,踏碎水花蹴泥滓。

迥旋探索穷塘坳,忽有群螺来触趾。

且欣且拾登筠筐,恍如坐获千明珰。

持归便促家人馔,苾芬香味闻高堂。

高堂老母思正切,一歠烦扃若开鐍。

百骸九窍生清凉,二竖三虫走颠蹶。

吁嗟如此岂偶然,实由诚孝通于天。

天通故俾螺冬出,螺出须令母疾痊。

孟宗乞笋号霜竹,王祥求鱼卧冰渎。

二贤孝行谁与伦,千载惟璿继芳躅。

况璿蚤已穷经史,射策金门拜天子。

只今列职民曹郎,卓卓能声在人耳。

愿言自此加勉旃,惟忠惟孝期两全。

我虽老钝不能为尔制佳什,尚当拭目看尔云路高飞骞。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主人公黄璿对祖母孝心的故事。首句“蜀山突兀高嵩衡,蜀江浩渺连巴荆”展现了蜀地的壮丽景色,为故事背景设定了宏大场景。接着,诗人通过“储精毓秀产多士”赞美蜀地人才辈出,而黄璿以孝闻名。

故事的核心部分描述了黄璿幼时家中贫困,祖母病重,他不惜寒冬时节独自去寻找田螺以缓解祖母的烦渴。这一情节生动感人,如“塘深水阔冻已合,玻璃万顷生寒光”描绘了环境的艰难,凸显了他的孝心。捡到田螺后,黄璿的孝行得到了回报,祖母病情有所好转。

诗中引用孟宗和王祥的典故,强调黄璿的孝行堪比古代贤人。同时,黄璿不仅孝顺,还才华出众,科举及第,官至民曹郎,有着显著的声望。最后,诗人希望黄璿能继续保持忠孝双全,期待他未来能有更大的成就。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叙事的方式赞扬了黄璿的孝行,并寄寓了对他的期望,语言质朴,情感真挚。

收录诗词(259)

夏原吉(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颐庵胡祭酒先生玉笥白云图卷

颐庵先生古君子,德行文章当世美。

晨携玉笥白云图,访我金台官署里。

自言先世多遗德,卜居远在金川侧。

金川何处最清奇,玉笥岧峣插天极。

云收万朵芙蓉青,雨馀百道银潢倾。

阴岩月冷玉龙蛰,阳坡春煖金牛耕。

萧家峡口尤奇丽,快若飞鹅舞空际。

泥江更抱伏虎形,瓦桥重展游蛇势。

祖宗体魄此地藏,松楸桑梓森相望。

子孙奕奕藉馀荫,读书食禄门庭光。

偶因海宇风尘迫,遂向洪都问田宅。

缅怀玉笥不可亲,但见遥空云白白。

云飞白白其柰何,先茔正在山之阿。

林乌泣雨下乔木,野猿叫月悬春萝。

矧惟宦辙方驱涉,未暇栖栖理家牒。

聊凭缣素寄遐思,用诏儿孙知祖业。

君其为我为歌诗,大书图尾君母辞。

他年倘遂悬车乐,展图一玩纾心思。

我闻此言声欲咽,复观此图肠欲热。

水木本源人共知,谁似先生孝心切。

愿言移孝忠吾皇,致时熙皞超虞唐。

白头稽首谢丹阙,清风一棹归故乡。

金川玉笥重登眺,西山南浦閒耕钓。

此时此乐谁能如,丘垄州闾总荣耀。

顾予薄劣无长才,鄙诗不足开幽怀。

还君画图三叹息,好风飒飒从天来。

形式: 古风

题傅泽民分桂轩

粤昔丹桂生蟾宫,天香散漫飘穹窿。

世人仰望莫能折,举头每欲排天风。

后来仙子不自惜,呵吒银蟾鼓云翼。

衔将桂子落天台,要使人间共培植。

天台一种三百年,鬼神隐护人莫传。

史家先世积德厚,得从此地更移迁。

当时不敢自娱赏,持向金门献君长。

龙颜一笑栽殿前,更洒宸章为优奖。

宸章焕赫事实殊,史家桂泽当何如。

敷荣发秀异他族,流芳奕叶生名儒。

林林接踵为时起,事业功名咸足美。

迩来复有紫崖翁,硕德宏才古君子。

承恩典教来罗湘,霏霏化雨菁莪芳。

祇缘辽渺丹崖远,心县丹桂常徬徨。

徬徨未易乘风去,日夕行吟泮池处。

彼苍又若阴相之,池上还存古桂树。

色香虽匪丹崖浓,根株却似丹崖丰。

丹崖桂泽裕厥后,泮池桂泽将谁同。

芹边弟子商崖裔,重义崇仁心靡替。

稔知师意感师恩,爰辟书轩分此桂。

吁嗟史翁何贤哉,吁嗟傅君真奇才。

史翁之桂由祖植,傅君之桂从师来。

书轩况尔数椽小,桂树分来相映好。

秋风吹破丹砂堆,万斛清芬散龙脑。

傅君傅君日对兹,岂惟玩彼香色奇。

是宜笃志励所业,光前振后期如师。

清狂蹋雪寻梅叟,辛苦移家看竹友。

纵情矫物徒自疲,师友传承事何有。

傅君傅君重勉旃,如今正是秋清天。

及时吐华著芳誉,相期史氏同绵绵。

形式: 古风

桂林读书处为贾郎中闵赋

湘江山水何清淑,孕毓斯人美如玉。

幽居潇洒一物无,环堵阴森尽嘉木。

既非陶门柳,又非王家槐。

灵根产自广寒窟,老蟾衔出青云来。

贾君先世好奇古,掇芳栽向西风浦。

培壅灌溉期生成,留作儿孙读书所。

迩来树老霜棱层,枝头开遍黄金英。

贾君触物念遗泽,寸心惓惓那能胜。

携书遂入林间屋,插架堆床千万轴。

朝朝暮暮栖其中,剔蠹翻芸苦心读。

不图珠玉富,不羡钟鼎荣。

但愿澜翻五车熟,济时载振箕裘名。

鹤书争奈飞来早,惊起鸾凰九天表。

南阳卧榻閒秋霄,莘野耕犁罢春晓。

趋蹡碧玉殿出入,黄金门回观往日。

读书处红尘,漠漠遍蹄轮。

吁嗟丈夫在斯世,出处行藏了难计。

况今正际清明时,苜野安能老骐骥。

愿言稳步青云梯,致君尧舜安黔黎。

功成解却朝天衣,考槃再诵夫何迟。

形式: 古风

题祝少卿西山暮景图

少卿卓荦人中英,襟怀万顷涵秋清。

夙承鹗荐典郡牧,十年坐镇滁阳城。

滁阳四面山如玉,矗矗西山更奇独。

根盘九地骇潜龙,势入层霄遏飞鹜。

少卿阅罢天闲驹,簿书不挠公堂虚。

捲帘静对西山坐,夕阳正在山之隅。

红光闇淡照岩谷,翠色冥濛覆林麓。

林边散乱樵负薪,岩畔纵横牧骑犊。

须臾牧去樵歌杳,翠敛红销山静悄。

鸟旋松顶待归云,云护松窝邀宿鸟。

吁嗟此景世岂多,匡庐泰华徒嵯峨。

少卿游宦此瞻眺,桑榆触目情如何。

我知少卿有高致,不学区区流俗计。

西山暮景虽时看,报国丹心逾自励。

况今正际雍熙日,硕德耆英蒐用急。

少卿素行简宸衷,肯放长歌考槃什。

愿言晚节多康宁,致君尧舜安斯氓。

千年汗简留芳名,西山亦尔增光荣。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