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梁公实十首(其五)

汝去亦何速,人生良已浮。

苍梧一洒泪,赤石万峰愁。

才或云霞妒,名非剑佩收。

知无封禅草,汉使不须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宗臣所作的《哭梁公实十首》中的第五首,通过哀悼逝者,表达了对生命短暂和世事无常的感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苍梧一洒泪”、“赤石万峰愁”,形象地描绘了哀伤之情,同时也寓含着对逝者才华与名声未能得到充分展现的惋惜。

首句“汝去亦何速,人生良已浮。”以质朴的语言表达了对逝者的突然离世感到不解和惊讶,同时暗示了人生的短暂和无常。接着,“苍梧一洒泪,赤石万峰愁。”通过自然景观的描写,将个人的情感放大到更广阔的天地之中,使得哀思更加深沉和广泛。这里的“苍梧”和“赤石”既是具体的地理名词,也象征着哀痛的情绪在天地间弥漫。

“才或云霞妒,名非剑佩收。”这两句则从另一个角度探讨了逝者生前的才华与名声。诗人认为,逝者或许是因为才华出众而遭人嫉妒,或是因为名声未及完全被世人所认可,便匆匆离去。这种观点既是对逝者命运的一种同情,也是对社会现实的一种反思。

最后,“知无封禅草,汉使不须求。”这里引用了古代帝王封禅的典故,封禅是一种祭祀天地的仪式,通常用来表彰帝王的功绩。诗人说即使逝者没有留下足以封禅的功业,也不必为此而寻求什么,言外之意是逝者的价值和贡献已经体现在其生前的生活和影响上,无需再通过外在的荣誉来证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逝者离世的哀悼,深刻地探讨了生命的意义、才华与名声的关系以及社会对个体价值的认可等问题,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772)

宗臣(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末年著名抗金名将宗泽后人。嘉靖二十九年进士,由刑部主事调吏部,以病归,筑室百花洲上,读书其中,后历吏部稽勋员外郎,杨继盛死,臣赙以金,为严嵩所恶,出为福建参议,以御倭寇功升福建提学副使,卒官。诗文主张复古,与李攀龙等齐名,为“嘉靖七子”(后七子)之一,散文《报刘一丈书》,对当时官场丑态有所揭露,著有《宗子相集》

  • 字:子相
  • 号:方城山人
  • 籍贯:兴化(今属江苏兴化)
  • 生卒年:1525~1560

相关古诗词

哭梁公实十首(其六)

五子中原得,千秋仅一麾。

壮心何遽折,吾道益堪悲。

大海东南去,天风日夜吹。

独留龙剑在,紫气斗间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哭梁公实十首(其七)

长安曾落日,为尔抱瑶琴。

一鼓秋云白,潇湘寒色深。

斯人遂不见,是物可无音。

坐忆龙门曲,潸然泪满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哭梁公实十首(其八)

少别即成古,相逢岂在今。

黄河难北注,白日似东沉。

天地冥鸿志,文章逐鹿心。

悲风吹大壑,夜夜助萧森。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哭梁公实十首(其九)

汉省空题柱,文园早闭关。

生难看白发,死岂负青山。

天柱浮云色,茫茫去不还。

肯思黄石侣,万一到人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