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沔州城南郎官湖

张公多逸兴,共泛沔城隅。

当时秋月好,不减武昌都。

四座醉清光,为欢古来无。

郎官爱此水,因号郎官湖。

风流若未减,名与此山俱。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翻译

张先生富有闲情逸致,我们一起在沔城的角落泛舟。
那时秋月分外明亮,丝毫不逊色于武昌的美景。
在座的人都沉醉于皎洁的月光下,这样的欢乐自古以来就少有。
官员们喜爱这片水域,因此称它为郎官湖。
如果这里的风流韵事依旧不减,那么它的名声将与这座山同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张公一同游览沔城时的愉快情景。"多逸兴"表达了诗人心旷神怡的情感,而"共泛沔城隅"则是具体行动,显示出他们在美丽环境中的自由自在地位。

"当时秋月好,不减武昌都"一句中,诗人用"不减"来形容沔城的秋月之美,与著名的武昌相比,也是极高的赞美。这里通过对月亮的描写,增添了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四座醉清光,为欢古来无"则描绘了一场宴席上的盛况,"四座"指的是参与宴席的人们,而"醉清光"则是对那份清朗之美的赞叹。诗人通过这句诗表达了当下的快乐和难得的欢聚。

接下来的两句"郎官爱此水,因号郎官湖",则揭示了这片水域被赋予了特殊的名字"郎官湖",因为有位郎官对它情有独钟。这个细节不仅增加了诗歌的情感色彩,也让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场所与人物之间的联系。

最后两句"风流若未减,名与此山俱"表达了一种超越时空、永恒不变的意境。这里的"风流"指的是文化艺术上的风雅和文人情怀,而"名与此山俱"则意味着这片水域和周遭的山川一样,都拥有了美好的名声,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传承下去。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展现了诗人与友人的欢聚情谊,以及他们对于美好生活场景的深切感受。同时,也反映出了诗人追求永恒不变的艺术理想和情操。

收录诗词(1046)

李白(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 字:太白
  • 号:青莲居士
  • 生卒年:701年-762年

相关古诗词

系寻阳上崔相涣三首(其二)

毛遂不堕井,曾参宁杀人。

虚言误公子,投杼惑慈亲。

白璧双明月,方知一玉真。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系寻阳上崔相涣三首(其三)

虚传一片雨,枉作阳台神。

纵为梦里相随去,不是襄王倾国人。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苏武

苏武在匈奴,十年持汉节。

白雁上林飞,空传一书札。

牧羊边地苦,落日归心绝。

渴饮月窟冰,饥餐天上雪。

东还沙塞远,北怆河梁别。

泣把李陵衣,相看泪成血。

形式: 古风

赤壁歌送别

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

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

君去沧江望澄碧,鲸鲵唐突留馀迹。

一一书来报故人,我欲因之壮心魄。

形式: 古风